关于大型PTA工厂的投资逻辑思考
发布时间:2012-09-10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我们先看两个公式:
PTA投资方的投资收益=PTA企业的生产利润+坐地升值的收益
PTA企业融资的额度=不断上升的土地估值×贷款比例
面临着当前PTA产能由相对过剩转向绝对过剩的环境,为什么PTA投资方还能那么淡定?关键问题必须要了解他们的投资逻辑。
除了有着2008年类似于政府救助的侥幸外,主要在于PTA企业的生产利润对于PTA投资方来说不足为道,而是PTA投资方更多的看重坐地升值的收益。也就是说,PTA工厂每年亏1-2个亿,但土地的升值幅度会远远大于PTA工厂的生产经营的损失。笔者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翔鹭石化所在地海沧工厂的那块地升值幅度超过它历年所赚利润之和。还有江浙的一些PTA工厂也大抵如此。
笔者之前在一个水泥企业上班,当时一直很纳闷的是,为什么水泥厂亏损还生产?为什么水泥厂亏损有民营企业接单?主要还是那块地。
为什么PTA在浙江很受地方政府支持?之前是水泥厂受地方政府支持,一是基建多,另一是浙江的石灰石资源多。现在国家对环境保护提得很高,地方政府不能允许再搞水泥,所以PTA、聚酯特别受欢迎,因为这个玩意能做大地方的GDP。当年华联三鑫为什么不能顺利的按照市场规则倒闭拍卖?关键还是165万吨产能即等于150亿的GDP。一吨水泥300元/吨,一吨PTA8000元/吨,PTA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再正常不过了。
再说第二个公式,关于融资的公式。地方政府与企业就容易形成一种勾结,即以很低的价钱卖给PTA投资方,实际上这是侵害纳税人的利益的,谁都没有赋予地方政府这么干的。PTA投资方以很低的代价拿到了土地之后,接下来就每年评估,只要有升值部分,就可以用来进行授信贷款。这是土地升值时候的事情,如果是贬值呢?现在就是这样的。
因此,分析完了这两个公式之后,就知道PTA价格涨跌并不会完全按照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即供需关系来决定。PTA亏损没有关系,土地再怎么流拍,当前市面上的土地价格依然高于当初拿到的地价。也就是说,PTA投资方亏得起,但关键是最怕亏得没有现金流。那个中江集团,如果不是没有现金流,笔者认为不会倒,毕竟它拿到的地是低价地,卖出去的都是垄断价。
这仅仅是分析PTA的事情,譬如钢铁企业、水泥企业、塑料厂等,那些搞规模的企业哪个不是这样的?这就说明,当前银行业的风险很大。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不是建立在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盈利水平上,而是那块地。所以,早些时候,大摩他们沽空中国的银行股是有道理的。
房地产继续打压,PTA企业经营现金流继续短少,银行与企业贷款的利益驱动一旦被识破,PTA企业将面临着很大的洗礼。对于PTA价格判断,并不在本文的判断中,笔者只认为情况会变差。
想到这个问题,笔者看有不少企业家刚开始都亏损,甚至是倒灶,后来想明白了就挣钱了。为什么?笔者发现干企业关键是政治智慧,知道怎么搞钱。在中国这个产权制度不全的国度,会搞钱远远比挣钱要重要。有个做PTA融资的朋友告诉我,他给房地产企业做融资,他明白这个老板需要的是钱,至于亏一点没有关系,因此他利用这一点赚了不少钱。因此,最高端的是政治智慧,其次是产业智慧,最后才是经营智慧。在这里,笔者很佩服那些中小企业,他们是真刀真枪干的,他们得到政府支持很小,每次调控他们都痛苦,真的不容易。
写完了,还是那句话,“皇帝的新装”,你们都懂的,只不过我们组织了一下。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