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9

分类导航
原料信息

短暂超跌还是政策失效?

 发布时间:2012-06-1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5月份纺织原料市场的一个重要焦点就是棉花100万吨配额发放,郑棉1209合约当日以“跌停板”回应,TA1209下跌1.73%,随后两大纺织原料期货品种加速下跌,成为2012年1~5月期货市场跌幅最大的两个品种。

    令人惊讶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是: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期货品种既不是受经济周期影响最大的工业品,更不是刚性需求强劲、易受天气因素影响的农产品,而是纺织原料产品! 

    5月份全国棉花春播工作基本结束,但年初市场普遍预期的植棉面积减少的潜在利多并没有真正对棉价形成有力支撑。相反,库存高企、供应增加、消费疲软等利空因素相继袭来,在全球棉花供应增加及100万吨进口配额发放消息的打压下,走出一波下跌行情,CF1209当月跌幅11.4%,创近一年多来最大单月跌幅。相比之下,美棉期、现价格跌幅更为凶猛,ICE棉花07合约当月下跌幅度超过20%。价差方面本月继续走扩,表现为内外棉价差扩大,郑棉近月与远月价差扩大,国内棉花期、现价差扩大。 

    棉价的大幅下挫再次引来投资者关注,5月份的棉花市场可以说是热点不断。在国际方面,美国棉花库存消费比创近13年来新高,国内的热点仍然是围绕政策面,去年以来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有力地保护了棉农利益,但也造就了内外棉价格的巨幅倒挂,如何平衡农民与纺织产业利益成为政策的难点。从期货市场来看,CF1301、CF1305合约目前已跌破新年度20400元/吨的收储价格,是短暂的超跌还是政策的失效? 

    5月份的PTA市场则遭遇着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多重阻击,原油及PX价格回落、新产能投放、下游需求疲弱、广交会订单萎缩……种种因素叠加使期、现价格均演绎单边下跌行情,与此同时,欧洲方面希腊债务问题再次卷土重来,干扰金融市场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PTA的跌势。 

    “屋漏偏逢连阴雨”,如果说希腊债务问题及原油价格的下挫是引发PTA价格下跌的导火索,那么PTA自身供需结构的改变则是造成价格回落的“罪魁祸首”。2011年棉花价格的飙升一度带来化纤行业需求大增,掩盖了终端需求的萎缩,而当棉价的泡沫不断被挤压,当需求的替代效应逐步递减,此时PTA供需面的矛盾开始显现,已没有人再去担忧PX的供应紧张问题,PX价格对PTA的支撑也已显得独木难支。 

    截至5月31日,主力TA1209当月跌幅已达9.23%,期价最低触及7762元/吨,但在价格跌破8000元/吨继续下挫的同时,市场多、空分歧开始显现,5月底资金大幅增仓,月末主力合约持仓63.7万手,创市场新高!    棉花期货 
    外棉领跌国内棉花价格 

    ●核心思考:一边是巨大的国内外棉价差,一边是20400元/吨收储价,郑棉价格何时走出僵局? 

    棉花库存消费比创13年来新高 

    5月份,USDA的棉花市场月度供需报告成为引发外棉大幅下跌的头号利空。据5月10日最新公布的USDA数据显示,本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678.1万吨,消费量2318.5万吨,供大于求359.6万吨。此外预期的期末库存量高达1456.2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59.6万吨,库存消费比高达62.81%,为近13年来的最高值。数据公布当即引发美棉价格跳水,最终当日以跌停价格收盘。 
   
    国内的棉花供应亦呈现宽松的局面。本年度中国棉花产量为729.4万吨,抛除国家收储的313万吨,还剩416.4万吨;再加上截至4月份已进口的375.1万吨棉花,本年度可用的棉花有791.5万吨。据了解截至4月底,国内棉花商业库存总量为242万吨,如此来看,截至目前我国棉花已经消费量为549.5万吨,月均68.69万吨。按照目前的消费进度来算,单靠现有242万吨的商业库存就可以维持到8月中旬,若加上进口配额和潜在的抛储,本年度棉花供应宽松的局面基本是确定的。 

    100万吨配额引发跳水行情 

    5月11日,国家发放10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的消息一经发出即对市场形成打压,郑棉1209当日以跌停板报收。在目前内、外棉价格大幅倒挂的情况下,进口棉的价格优势明显,而价差能否收敛则取决于内、外两个市场的流通,也就集中在了国家对进口棉配额发放的问题上。 

    综观最近6年我国棉花进口配额的发放总量基本保持在350万~360万吨,只有2009年因为金融危机影响,进口量及发放量均偏低,不足200万吨。目前的情况与2009年较为相似,消费需求均受经济低迷影响有所减弱。另外,近期有市场传言称,国家正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或在今年不再发放棉花进口配额,目前尚未得到完全证实。但可以确定的是,后期即便发配额也不会太多,这样一来国内外棉花的价差在短期还很难收敛。 

    新年度全球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今年以来,有关棉花播种面积减少的预期一直出现在市场,从新年度全球各棉花主产国(目前已播种的各国)的数据来看,也的确出现了不同幅度的降幅,如中国植棉面积的降幅在4%~9.8%,美国降幅11%;巴基斯坦降幅2%。植棉面积的下降,或调低新年度全球棉花的供给量,对棉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为节省成本企业更青睐进口棉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正处于去库存化的周期,终端销售疲软。其中以出口形势最为严峻。数据显示,1~4月中国出口纺织品服装710.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7%,纺织品出口增速接近零增长。而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同比减少2.23%。同时,国内市场也呈现出走低态势,内销增速回落。1~4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较上年同期下降17.52个百分点。可见目前我国棉花下游消费情况并不乐观。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纺织企业更青睐进口棉。截至5月31日,国际棉花价格指数(M)83.6美分/磅,按1%进口关税折算价格为13441元/吨,低于国内棉价5290元/吨,按滑准税折算价格为13954元/吨,低于国内棉价4777元/吨。但因我国棉花进口受配额限制,所以并非所有的纺织企业都能用上低价的进口棉,部分纺织企业退而进口不需要配额的纱线。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二三月份我国棉纱进口量达近四年来的新高。 
   
    不限量敞开收储政策基本确定 

    自2011/2012年度起,我国启动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截至今年3月31日,国家收储了313万吨的国内棉,再加100万吨的外棉,共计413万吨,使得目前国储库容较满。但2012/2013年度国家棉花收储继续沿用不限量敞开收储政策已基本确定。因此,在新年度收储政策启动之前国家很可能先行抛储,待进入收储期后再收储。 

    当然抛储实施的时间、数量、抛储时棉价的走势不同,对市场棉价的影响力度不一。结合前面的分析,242万吨的商业库存可维持到8月中旬,因此若8月中旬前抛,届时市场流通棉花还算充足,则对棉价的打压力度较强;若在8月中旬后实施,那时市场流通的棉花已紧缺,对棉价的压制力度可能就不如前者。从政策的初衷来讲,国家也会考虑抛储对市场的影响,在棉花充足、价格下行的情况下抛储的可能较小。 

    20400元/吨支撑力度有待考验 

    2012年3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确定新年度我国棉花收储价格为20400元/吨。推测国家的意图不外乎保护棉农利益,确保棉花资源稳定供应。但是就本年度的棉花市场来看,20400元/吨的收储价格或对棉价的支撑条件不足。 

    首先,20400元/吨的价格收储的是新年度(即目前刚播种的棉花)的棉花,从这个角度看20400元/吨的价格所针对的对象不包括本年度的棉花,因此作为将其本年度棉花合约底部的支撑稍欠考虑。 

    其次,从国家颁布收储政策保护棉农利益的意图推测,现在棉农的播种工作基本结束,接下来国家政策应该也会兼顾下游纺织企业利益。而在目前整体纺织消费低迷的情况下,若以高出进口棉6446元/吨的收储价界定底部支撑的话,那么纺织企业将会经历严峻的考验:目前全球棉花消费萎缩,我国纺织企业要维持稳定的经营利润较难;要和其他低成本的纺织国竞争,若我们国家仍维持如此高的棉价,那么在售价上就会败下阵来。 

    如此来看,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预期是市场支撑的20400元/吨的收储价格,其支撑力度还需谨慎斟酌,当然在收储价之下也不宜过分看空棉价。 

    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走到今天,在保护棉农利益方面可以说是成功的,但伴随着内外棉价差拉大,棉农与纺织企业的利益矛盾愈发突出。可以想象的是:若没有无限量的保价收储,国内棉花价格一定远低于目前的价格,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农民减少播种面积—棉花产量下降—价格上涨”,而那时国家手里如果没有足够的棉花来调控的话,棉价的上涨最终会带动物价的上涨、继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纺织企业在国际市场丧失价格竞争力将成为一种必然。 

    PTA期货 
    利空扎堆风险集中释放 

    ●核心思考:PTA大幅下挫,持仓创历史新高,痛失8000元/吨关口,后市期价还能跌多深? 

    原油价值回归成本防线失守 

    供需失衡点在PTA源头——原油市场就已经出现。月初美国就业数据的不佳以及持续上升的美国原油库存,使得市场对于原油市场需求面的担忧加重。而供给方面,伴随着伊朗重回核问题谈判,其与西方国家的争执在短期趋于缓和,也就减轻了市场对于供应紧张的预期,原油价格在本月出现了大幅回归,当月跌幅79.79%,创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而原本需求面就不佳的PX亦追随原油下跌的脚步,价格由月初的1545美元/吨跌至1390美元/吨,跌幅10.03%。PX需求的不佳源于纺织行业下游对PTA,进而对PX的派生需求不足,今年以来PTA工厂检修频繁。 
   
    广交会出口成交额3年来首降 

    5月初,一年一度的春季广交会成交惨淡,出口成交额出现近3年的首次下降,总成交额360.3亿美元,同比下降2.25%;纺织服装类成交额22.9亿美元,同比下降12.3%。分地区看,又以欧洲下降最为明显。据中国进出口交易会统计,今年广交会欧盟到会采购商和成交额分别下降15.5%和5.6%,美国出口成交额下降8.1%,新兴市场成交有所增长。在出口成交中,中、短订单占86.3%,长单比例仅为13.7%,反映出企业对原料价格悲观预期。 

    5月份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1~4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成品出口金额同比下滑0.3%,服装及衣着附近出口增速仅为1%。从近10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纺织、服装出现负增长的时期仅有两次,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另外一次就是今年。当规模化出口增速难以为继,原料需求也很难有大幅度的量增。
    新产能投放压制PTA利润空间 

    5月21日,远东石化年产70万吨的PTA新装置的开启,拉开了2012年PTA新产能投放的序幕。对于新产能对市场供应的冲击一直都是近半年来PTA市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目前下游需求如此“不给力”情况下,新的供应增加更加加剧了这种供需的不平衡。数据显示,2012年PTA新增产能约1150万吨,后期桐昆集团、逸盛石化、翔鹭石化、恒力集团的PTA新装置也将陆续开出,对市场的压力不言而喻。即使PTA工厂继续频繁安排检修、降低生产运营负荷,以减少PTA实际供应量,但潜在的巨大的剩余产能将严重限制PTA价格的上行空间,PTA高利润时代已经终结。 
   
    进口量大幅下滑预示供需失衡 

    市场对新增产能的预期以及下游需求的疲弱,使得4月份PTA进口量出现明显下滑。据海关统计,4月份我国PTA进口量仅为34.44万吨,较2月份减少13.91万吨,环比下降28.77%,同比减少24.24%。近几年,我国PTA月度进口量基本稳定在40万~50万吨,4月份PTA进口量的大幅下滑,也是PTA供需失衡的一个缩影。伴随着PTA新产能的陆续释放,以及国家对贸易融资的打压,预计后期进口量将呈现趋势性减少,由此带来PTA全球供需结构的失衡。 
   
    棉花带动化纤原料价格走弱 

    5月份两大纺织原料期货品种成为2012年1至5月期货市场跌幅最大的两个品种,一方面是由于内、外部需求的萎缩,工业品同样受此影响,而更重要的则是中国经济转型在行业中的反映。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的纺织品正在逐渐在国际市场中失去竞争优势,出现订单转移现象,企业生产不景气,对原料需求下降。去年以来实行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也大大推高了国内棉花价格,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纺织企业叫苦不迭,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国家产业升级的需要。临时收储政策结束之后的棉花也就失去了19800元/吨的强劲支撑,其下跌带动了化纤类原料价格的走弱。 
   
    希腊危机生变数期价还能跌多深 

    希腊政局的不稳将使得围绕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市场担忧不断,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金融市场将再次遭到重创,进一步打压欧元区经济。若希腊继续留在欧元区,继续维持前期紧缩计划的可能也极低,围绕债务问题的解决或再次开启新一轮谈判,对金融市场阶段性的带来影响。宏观金融市场的主旋律仍然是动荡不安。 

    5月份PTA期、现价格大幅下挫,主力TA1209已接连跌破8500元/吨、8000元/吨的重要支撑价位。俗话说“熊市不言底”,后期期价还会跌多少真的很难预测,但在风险集中释放后,潜在的利空因素也在减少,短期来看价格仍会进一步探底,我们预测TA1209的下方支撑或在6500元/吨一线。 

    6月17日希腊大选将成为左右6月份大宗商品价格的关键,预计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较小,届时期价或短期止跌,若希腊退出欧元区,将对全球金融市场形成灾难性的影响,原油引领PTA齐跌,那时期价或许真的“跌不见底”。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