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胀超预期创新高的背景下,美联储于北京时间2022年6月16日凌晨宣布加息75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至1.5%-1.75%),为28年以来最大加息幅度。加息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今天小编着重来聊一聊汇率。
做外贸的纺织人都清楚,汇率稳定对做出口生意非常重要,但美联储的加息对全球汇率造成巨大的影响。
加息:和高息揽储有些类似
虽然看起来1.5%的利率并不高,然而多年期的利率则需要用指数计算,叠加上去数据就很惊人。美债的信用等级又极高,这么高的收益率增长,自然会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
为了不让大量的资金流出,影响本国产业的正常发展以及造成汇率的巨大波动,各国的央行往往会同样采取加息的手段。也很好理解,隔壁的银行利息变高了,为了不让自己银行里面的存款流过去,那也就只能把自己的利息也提高。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美元指数一揽子货币中除了日本以外的国家基本都已加息。放眼于上周,仅一周就有7家央行(除美联储外)选择了加息,而欧洲央行在6月15日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通过欧元区南部借贷成本控制计划,以便在7月和9月加息。
然后日元就开始崩了……(WHAT?)
日本:加息,臣妾做不到啊
为了维持日本国内高福利,需要政府大量支出,但是由于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制造业逐渐被韩国、中国等国家取代,出口受到严重打击,只能靠举债度日,债务还不上就借新债还旧债,为了能让这个循环继续下去,只能保持长期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负1%利率等于政府借了100元还钱只需要还99元)
因为日本对外投资的产业很多,所以需要维持很高的流动性,日元可以和美元自由兑换。在平时的时候,美国靠着印美元收割全世界,日元还可以跟着美国喝一口汤。
美联储一加息,等于美元的利息高了,然后金融机构就借出日元去买美元,套日元和美元的利息差,因为要保证日元债务的信用,日本金融机构不能不让别人借,然后国际机构大量进行套利操作,最终导致日元贬值。
想要阻止这种趋势,要么减少流动性,不让别人借钱,然而这样不行,以后日债卖不出去了,政府没钱可能会破产;要么加息,借了这么多的钱,利息一加,连利息都还不上了,政府直接破产。
左右都是一个死,没法子,日本就只能躺平了。日本央行上周五宣布维持超低利率,并誓言将通过无限购买来捍卫其对债券收益率的上限,以对抗全球货币紧缩的浪潮。
如今,日元兑美元徘徊在24年低点附近,美元兑日元汇率为1美元兑135.07日元。
贬值利于出口?伪命题
按照一般想法,贬值是利于出口的,但对资源缺乏的制造业国家却并非如此。
道理也很简单,制造业生产商品是需要资源的,资源进口需要外汇,最近原料价格对纺织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想想如果这个时候汇率贬值了,原油这类大宗商品往往也都是由美元计价的,成本会涨到什么程度想想就可怕。
可成本增加了,卖的价格能增加吗?答案往往则是否定的。除了一小部分的独门生意,大部分商品卖方并没有定价权,汇率低了买方也会压价,最终造成国家出口逆差。小编走访市场的时候就有做外贸的纺企老板说,有时候汇率低了,对方压价,结果到了结算的时候汇率又涨回去了,白白亏了一笔钱,还是稳定的汇率最好。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
然而,美联储加息看起来只是一个开始。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的“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截至6月20日,美联储在7月政策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9.5%,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0.5%,而加息25和50个基点的概率均为0%。
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将在7月份再次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高于90%;未来3个月加息幅度将达到2个百分点,为1982年以来最激进加息立场。
到时候日本如果继续躺平的话,天知道汇率会跌到什么程度。
对中国纺企的影响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纺织企业的影响主要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民币汇率,二是大宗原料的价格。
人民币汇率
相对于日元汇率,人民币并没有背上那么大的债务包袱,因此汇率基本能够保持稳定,虽然在今年疫情以及全球经济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波动,但波动范围基本上是可控的,不会出现类似“过山车”的局面,对外贸出口的影响相对比较有限。
大宗原料的价格
相对于汇率的波动,原料价格的变化影响则会更大。美联储加息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目前国际油价已经从原来的超过120美金跌到现在的不足110美金,聚酯长丝的价格也跌了差不多300元/吨。如果美联储再次加息,油价继续下跌,聚酯原料的价格还有机会继续下跌。
找纱、找丝就找我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