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9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兰西亚麻期待新腾飞

 发布时间:2011-09-21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黑龙江省兰西县盛产亚麻,素有“中国亚麻之乡”之称,然而,兰西亚麻的全面发展是在2002年。那一年,随着兰西人发明了亚麻手编汽车坐垫,兰西亚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兰西县委县政府积极倡导下,原兰西麻企的一些下岗职工纷纷开始办起了亚麻汽车坐垫编织企业,政府以租赁、转让的方式,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厂房问题,下岗职工也都有了新的就业渠道。随着亚麻汽车坐垫在国内市场的走俏,兰西县委县政府为了鼓励私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壮大团队作战能力,采取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方式,于2006年提出了强产业、兴企业的发展思路,积极为企业搭建平台,进一步扩大了兰西亚麻在国内市场中的影响力。
    “兰西亚麻”品牌价值日益提升
    “兰西亚麻”已经成为原产地绿色地理标识,它在国家农业部举办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中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第四位,品牌价值由2009年的80.2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81.64亿元。兰西县也相继荣获了“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等称号。
    据兰西县政府党组成员、亚麻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吴晓峰介绍,目前,兰西亚麻企业已经发展到375家,其中,原料生产企业35家,纺纱织布企业5家,亚麻粘贴画企业1家,其余均为汽车坐垫生产企业。截至目前,兰西亚麻固定资产总投资20亿元,规模比较大一点的企业主要有朝阳公司、兰亚公司、精美公司、平安坐垫厂、博艺公司、绿源公司、兰麻公司、华盛公司、恒星公司等20多家。
    兰西县亚麻域内外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原茎加工能力7万吨,纺纱规模4.5万锭,织布能力2800万米,年生产亚麻汽车坐垫等编织品680万套件。产品销售遍布全国,远销国际市场,亚麻汽车坐垫国内市场销售占有率达到87%。年创造增加值7.5亿元,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8%,对财政增长贡献率达到37%。
    “兰西亚麻”于2004年被国家工商总局确认为原产地绿色地理标识,“兰西亚麻”在国家农业部举办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中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第四位,品牌价值由2009年的80.2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81.64亿元。兰西县也相继荣获了“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等称号。
    兰西县为了发展壮大亚麻产业在国内同行业中的影响力,积极为全县麻类企业搭建平台,促进亚麻产业的发展升级,成立了兰西县亚麻产业发展中心专门负责亚麻产业发展规划、全县375家麻类企业的管理;建立了亚麻产品研发、质量检验检测、信息服务、产品销售四个中心,建成了中国唯一专业性的亚麻展览馆,规划了占地1000万亩的亚麻产业园;连续举办了七届中国(兰西)亚麻旅游文化节和七届中国亚麻产品订货会。兰西亚麻产品订货会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专业性展会,“亚麻节”在中国农事节庆活动影响力指数排行榜中位于全国第12位,影响力指数69,位于黑龙江省农事节庆影响力指数首位。
    兰西亚麻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民众就业,增加了地方财政的收入,而且带动电力、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每年增收近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应。
    一是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一业兴带来百业旺。亚麻编织业的兴起,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配套发展。2010年亚麻产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上缴税金1935万元。
    二是促进了城镇居民充分就业。随着亚麻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职工月平均工资由2005年的600元跃升到1500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来自亚麻产业。
    三是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一些编织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纷纷把编织车间下移到农村,一大批“乡村工厂”、“炕头车间”应运而生,全县180多个村屯的农民足不出户,就搞起了“第二产业”。
    四是促进了社会安定和谐。亚麻产业集群发展,使城镇就业和农村“两个剩余”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以往家庭闹矛盾、邻里闹纠纷、年节耍输赢、聚众上访的现象明显减少,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
    四转型三升级 打造中国亚麻中心区
    在“十二五”期间,兰西县将集中打造全国亚麻行业中心区为目标,从整合产品品牌、开发亚麻新产品入手,用大的龙头企业做带动,提升产业整体上水平,成立“中国亚麻行业中心区”。
    近年来,兰西亚麻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在长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资金支撑体系不健全,县内缺少商业银行,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融资渠道狭窄;专业技术和管理型人才缺乏;政府反哺能力弱,麻农种麻风险大,积极性不高;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弱。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兰西亚麻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在“十二五”期间,兰西县将集中打造全国亚麻行业中心区为目标,从整合产品品牌、开发亚麻新产品入手,用大的龙头企业做带动,提升产业整体上水平,成立“中国亚麻行业中心区”。
    吴晓峰介绍,到2015年,兰西亚麻产业要推进四个转型,即由小规模分散型向大规模集约型转型;由小而全单一生产型向大而专生产经营服务分工协作型转型;由资产资源消耗型向科技创新循环利用型转型;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实现三个升级,在装备配套能力上升级,全面推进亚麻产业整体上水平,实现产业配套化,装备现代化;在产业规模上升级,由地方特色产业升级为省级快速成长型优势产业;在竞争力、影响力上升级,打造独一无二的“中国亚麻城”,推进兰西亚麻由区域性产业成长为引领全国发展的“中国亚麻行业中心区”。
    三大措施 再振亚麻之乡雄风
    到2015年末,兰西亚麻产业将实现增加值200亿元,种植面积将达到50万亩,原茎加工能力达15万吨,纺纱规模达10万锭,织布能力达1万米,亚麻编织品生产能力达5000万套件,综合服务能力达到全国最强,税收达到5亿元;全国驰名商标品牌达到5个以上,新增高附加值亚麻产品5个系列;年亚麻产品交易额达到100亿元。
    打造“中国亚麻行业中心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吴晓峰介绍,“十二五”期间,兰西亚麻产业将通过三大措施着力实现目标。
    首先要做强四个基地。种植基地:在北安、逊克等农场开辟2个域外种植区,在兰西西北4个乡镇开辟4个域内种植区,使亚麻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加工基地:以朝阳公司和恒兴亚麻原料有限公司为依托,新上4条原料加工生产线,使亚麻原茎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编织基地:继续将麻企车间下移到农村,使每个屯均有200人以上的专业编织点,农村坐垫编织人数达到15万人;培训基地:以哈工大华德学院为依托,开设亚麻专业课程,培养亚麻专业人才,提高亚麻产品的科技含量。
    其次要打造亚麻总部基地。规划占地2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的亚麻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亚麻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文化展览中心、亚麻产品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管理服务中心。为全省亚麻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信息交流与发布提供综合服务,为全国亚麻制品交易搭建平台。成为买全国、卖世界的亚麻行业中心区。
    三是建设兰西亚麻产业园。在哈北新城内规划占地1000亩的兰西亚麻产业园。园区内分为技术改造区、汽车用品生产区、亚麻家具用品生产区、亚麻保健品开发区、亚麻装饰材料生产区五大块,通过园区建设来壮大兰西亚麻产业的整体实力,提升发展空间,整合品牌资源,在市场中形成整体的竞争合力。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