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继续放缓
发布时间:2010-08-1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除CPI之外,7月份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暗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不过,在决策层对于物价可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表态中,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逐渐减弱。
■数据工业增加值增幅回落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比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这是工业增幅今年连续第四个月环比回落;其中,7月份发电量3776亿千瓦时,增长11.5%;粗钢5174万吨,增长2.2%。1-7月份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0%,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高位回落
1-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9866亿元,同比增长24.9%,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8.9%,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1%,比上半年减慢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4%,比上半年减缓1个百分点。
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放缓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53亿元,同比增长17.9%,比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1-7月份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922亿元,同比增长18.2%,与上半年增速持平。
■解读
增速适度放缓不是坏事
在没有GDP数据公布的时候,工业增速和三驾马车成为判断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对于一系列重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放缓,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我们目前正处在由经济较快增长向稳定增长过渡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速度适当回落有利于防止经济偏快转向过热,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很显然,按照他的观点,当调结构的迫切性成为中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时,经济增速的适度放缓并不是一件坏事。
盛来运的主要理由是:1。主要经济指标回落幅度不大。事实上,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虽然出现了回落,但回落的幅度并不大,并且有一些指标的回落幅度是放缓的。例如,工业增加值增速7月比6月回落0.3个百分点,6月份增速比5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回落的速度是放缓的。
2。国家主动调控的必然结果。目前经济指标的回落,主要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主动调控的结果,例如工业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70%是由于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所引起的,而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主要是国家从二季度以来加大了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加大了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对工业会产生下行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也是这样,国家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原则上不再增加,这造成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的回落。
3。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仍强。从发展阶段来讲,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上升的阶段,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很旺盛,空间也很大。从政策角度来讲,4万亿的投资为今年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投资内生增长动力有所增强,民间投资1-7月份增长率是31.9%,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出7个百分点。
■观点
没必要对速度问题过于担心
对于经济增速的放缓,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对抗周期代价大,市场倒逼是福音。”他表示,当前经济正由政策刺激的快速回升期逐步向自主增长主导的稳定增长期过渡,减少政策依赖症而出现减速“阵痛”是正常的,刺激政策依赖症带来的高速增长反而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央对短期突出问题和长期结构性矛盾的解决都是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政府对经济增速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弹性较大,不存在部分发达国家财政政策被迫过早退出的经济风险,因此,没有必要对速度问题过于担心,所谓“二次探底”的担心更是过于悲观。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