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1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专家谈中国加入WTO九周年

 发布时间:2010-07-23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至今已九周年,昨日商务部网站发布“中国与世贸组织:回顾和展望”一文中称,截至2010年,中国加入WTO的所有承诺已全部履行完毕,建立起了符合规则要求的经济贸易体制,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
  回顾入市九周年,我国进出口总值激增近4倍,发展成为如今的贸易大国,不过,随之带来的是贸易纠纷的井喷,全球超过一半的贸易调查针对中国。
  回顾
  关税平均水平降至9.8%
  我国于2001年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加入WTO九年来,我国经济指标年年都有新突破,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外贸数据,2001至今外贸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均增长近4倍,其中进出口值由2001年的5096.5亿美元增长至2009年的22072.7亿美元。
  “加入WTO后我国外贸这种快速、大规模的增长是之前没有想到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感叹,他还表示,加入WTO后中国更深入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中国很多产业和领域的地位在迅速上升。同时,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很多国企改制,重新焕发活力。
  宋泓还表示,“一个国家的加入引起全球的变化,这在以往很难看到,但中国加入WTO很快就成为世界制造加工中心,包括汽车、电子、机械制造、加工制造产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赖平耀则对记者表示,中国GDP的增长依赖出口,加入WTO前,中国很多贸易是依靠与他国的双边谈判来进行,这种双边谈判不确定性很大;加入后,便有了多边机制,保障了我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
  问题
  让步条款增加贸易摩擦
  尽管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但不可避免的是,中国贸易纠纷案件迅速增加。商务部表示,中国加入WTO以来,起诉案件有7起,被诉案件有8起。除了上诉至WTO的这些案件外,更多的是各国针对中国产品而发起的各种贸易调查。今年一季度全球47%的新发起贸易调查与82%的已完成贸易调查均针对或涉及中国。加入WTO以来,仅欧盟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就高达66起。
  “中国受到的双反比例高达50%,中国很多产业遭到冲击。”不过宋泓表示,要客观看待此事,毕竟一个国家贸易限制增加的速度是与对外贸易扩张速度相当的。
  此外,对于我国贸易纠纷增加的原因,赖平耀还表示,“当初急于加入WTO,我国作出了很多让步,同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解决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中国没有达到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其他国家很容易对中国的贸易形成压力。”
  宋泓也认为一些让步条例是中国遭遇贸易纠纷增加的原因之一。“加入WTO时有三个条款对我国影响较大。一条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条款在2008年底已结束。更重要的是第15条和第16条,一条是对中国特定产品出口的保障条款,意味着美国可以对中国的产品单独特保,这是一个歧视性条款,该条款2013年失效。同时,还有非市场经济条款,假定我国是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这条款2015年到期。”
  宋泓表示,“入世谈判时没有意识到这两个条款影响那么大。尤其是非市场经济条款,对我国产品‘双反’的认定和幅度影响很大。中国的产品本是最有竞争力的,但对照其他国家不匹配的成本,就容易被认定存在倾销,认定后也容易夸大倾销程度。”
  展望
  继续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即便加入WTO后贸易纠纷四起,但宋泓表示,入世为中国搭建的透明、稳定、开放的外部条件局面未变。
  “如果没有加入WTO的话,这种基本的外部市场都没有。如上世纪90年代的纺织行业,因为出口受到配额的限制,纺织行业全行业亏损。而当时双反的案例并不多。”宋泓还认为,整个国际经济秩序要调整,这些国家要容忍这种冲击。
  目前承诺已然全部履行,对于未来我国在外贸方面还应做出哪些努力,宋泓称,促进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发展将是主基调,这跟国内产业升级是相通的。国内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后,自然会改变我国的贸易出口结构。
  赖平耀则表示,虽然非市场经济条款2015年到期,但我国近期也应该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方面作出努力,并提出一个日程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不仅仅是要谈判,还要行动。中国开放度已经很高了,但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只是被动地在发达国家的压力下推动前进,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整体的中长期战略和改革时间表。”
  此外,赖平耀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大国,未来中国不应该仅仅是价格的接受者,而应该有影响市场价格的责任。要考虑行为是否符合作为大国的责任,是否是公平的市场竞争。
  同时,未来应该在进口平衡问题和进口结构问题上做调整。赖平耀表示,目前出口产品高度集中在出口份额已经很高的产业,容易带来贸易纠纷。未来应该分散在出口份额不高的产业,就不容易产生贸易摩擦。如汽车出口仅占市场份额不到1%,工业电子,半导体中国的出口份额也很低。
  2001年至今外贸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进出口总值 同比增速 进口总值 同比增速 出口总值 同比增速
  2001 5096.5 7.50% 2436.0 8.20% 2662.0 6.80%
  2002 6207.7 21.80% 2952.0 21.20% 3255.7 22.30%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