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
发布时间:2010-07-23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决定10月召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胡锦涛强调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做好七个“继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温家宝强调坚持搞好宏观调控,以稳定政策为主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2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还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7月20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温家宝通报了上半年经济工作有关情况,介绍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考虑。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工作,对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的成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奠定较好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抓好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
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切实抓好秋粮生产,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强水利建设;推动内需持续稳定增长,继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和完善扩大消费政策,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握好信贷投放力度、节奏、重点,保障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加强市场监管;下更大气力抓好节能减排,坚决清理违规建设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察;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改善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水平,促进出口稳定发展和结构优化,努力扩大进口,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企业“走出去”;深化资源环境、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领域入手,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保持就业稳定增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扎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安排好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加强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胡锦涛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要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注意把握好政策调控力度和节奏,推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继续做好农业发展工作,抓好夏种夏管和秋粮生产,力争全年农业再获好收成,抓好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各项工作。要继续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着力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落实和完善扩大消费政策,提高政府投资质量和效益,引导民间资本更多投向国家鼓励的产业和薄弱环节。要继续加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和引导,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做好推动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工作。要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坚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不动摇、不松劲,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价格、房地产、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力度,开拓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要继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社会建设力度,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扎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温家宝在通报时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搞好宏观调控,以稳定政策为主基调,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始终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无论是解决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还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的紧迫性问题,都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进行。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落实和完善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消费可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提高政府投资的质量和效益,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要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为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要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不会转变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1%,但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为10.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6%,其中6月份上涨2.9%;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量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及社会消费品总额都呈现下行的趋势等。面对这种经济数据所呈现出的下行趋势,有人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进一步放缓,政府不仅要退出上半年的紧缩政策,而且要出台新刺激政策来保证经济增长。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因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处于什么样水平,特别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会不会转变?市场上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从二季度的数据来看,经济增长放缓,从而使得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也有人认为,经济基本向好,中国经济大势没有改变。在笔者看来,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并不会转变,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上半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国内经济增长态势将逐渐地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既要看当前宏观经济所处在的水平与态势,也要看这种水平与态势给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
为什么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会有所放缓?它不是实体经济增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在于统计上的基数效应。因为,2009年一季度GDP增长处于一个相当的低位,那么今年同比增长会较高;但2009年第二季度GDP突然反转,由于基数效应,如果实体同样的增长,今年第二季度也就显示出增长放缓。同样,今年下半年的第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由于基数效应也会放缓,这是因为实体经济并没有多大变化。更何况,面对第一季度GDP增长11.9%的速度,政府主动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希望让这种过快的增长速度放缓下来,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第二季度的一些经济指标下行并没有多少问题,只不过是打牢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在这些数据中,最有积极意义的是,上半年宏观调控效果最为显著是信贷增长完全走出了2009年信贷过度增长的困境。1-6月份,银行本币信贷增长达到4.63万亿元,比2009年上半年信贷增长少增了2.72万亿元,从而使得银行信贷货币各项指标都逐渐地恢复到正常增长水平上。特别是个人信贷增长(这是国内房地产泡沫吹大的主要动因),尽管仍然达到17400亿元并高于2009年的10600亿元,但今年第二季度,通过房地产宏观调控,个人信贷增长明显比第一季度增长放缓。而国内信贷指标能够逐渐地恢复到正常增长水平,是在只动用少许的货币数量工具而没有动用价格工具的情况下达到。
可以说,今年来以来,如何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央行所面临的两难抉择。对于中国来说,尽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没有采取日美式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2009年银行信贷的极度扩张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让2010年的银行信贷增长恢复到平常水平又不伤害复苏中的经济增长,这就需要金融监管部门的宏观调控艺术了。今年上半年银行信贷增长能够快速下降,就体现了这种宏观调控艺术。
上半年的数据亮点还表现在房地产投资的增长上。大家可以看到,4月份“国十条”之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出现全面下降,但价格却仍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面对这种情况,市场上早就有房地产开发商在放言,如果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尽早退出,将影响到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增长“保8”的目标,因此,就有人认为,“国十条”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府将会很快退出。但实际上,“国十条”房地产宏观调控后,上半年房地产数据来看,不仅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6月份环比下降了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了0.3%,房地产的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明显遏制,而且无论是房地产投资开发,还是房地产业贷款进入、销售的增长及新开工项目等都处于运行良好的态势下。
总之,尽管一些因素表明中国经济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但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不会转向,政府也不要求出台新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只要保持上半年政策稳定性及连续性就足矣。还有,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变化既有统计意义上的基数效应也有国内经济正在逐渐转型所表现出来的新现象,市场不必对此进行过度解释。如果政府能够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决心更为坚决,让住房市场投资性坚决向消费性转变,那么整个国内经济结构将会发生重大调整。如新兴产业出现、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居民消费结构的重大调整等,这些都能够为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加上现有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国内经济将逐渐走向持续稳定增长之路。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