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币升值:一小步引发大影响?
发布时间:2010-07-13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今年3月,在美国众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华盛顿智库机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所长弗雷德?伯格斯坦(C. Fred Bergsten)指责中国使人民币被低估四成,导致美国失业现象严重和全球贸易失衡。他还提出一项行动方案,包括寻求多边合作向人民币施压,若中国不放松汇率管制并允许人民币升值,则要对中国产品加收关税。“显然,人民币大幅升值是大势所趋。”伯格斯坦说,“人民币需升值25-40%,才能让中国全球贸易顺差降到占GDP 3-4%的水平,这将使美国年度经常项目赤字减少1000至1500亿美元。”
6月19日,中国央行宣布放弃实施了2年的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使人民币汇率能够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刚出台的汇改政策指出,中国将逐步实行受严格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有点类似其2005到 2008年间实施的汇制,即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并在很窄的区间内上下浮动。
但次日随之而来的消息却令许多中国问题观察家们希望破灭,因为中国决策者一再强调,自2008年7月以来一直围绕6.83小幅波动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要“逐渐缓慢”升值,这意味着人民币每年的升值幅度将会很小。
为人民币汇率松绑也“给中国提供了方便。”沃顿保险和风险管理学教授肯特?斯迈特斯(Kent Smetters )表示,“而且情况与现在相比也没有太大区别,市场对美元的需求依然强劲,中国可以做好人,而且目前也不必付出太高代价。”
人民币汇率政策改变的时机也很值得注意。中国选择在G20多伦多峰会前一周和美国中期选举之际宣布重启汇改,这是中国对其全球贸易伙伴的一次让步。不断加剧的国际压力迫使中国决策者直面批评人士提到的“货币操纵”,和无休止地用低价人民币大量购买美元外汇储备等问题。货币操纵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其他多边组织而言是严格禁止的行为。
随着汇改政策的公布,对人民币汇率的争论焦点开始转移到以渐进的方式升值能否产生重大影响等问题上。但不管人民币升值或贬值的幅度如何,中国此次决策不仅对参与人民币和美元在全球商贸与政治领域未来影响力的争论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解决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也影响深远。
不用休克疗法
在此背景下,“我们恢复这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可以理解的。”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经济学教授及副教务长王建铆说,“我们要先试着小步缓进,然后看一下结果如何。无论外界有多大压力,我都不希望中国采取任何‘休克疗法’或类似的激进式改革。”
王教授表示,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能够说明中国为何采取当前的策略。他以日元为例,日本货币长期被低估,并主要依靠70 年代和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出口型经济模式,这与中国当前的情况很相似,“日本曾试图拖延日元升值时间,但最后却迫于美国压力而导致升值过快。”王教授说。日本在签署了规定日元对美元和德国马克有序下调的广场协议(1985)后,日元汇率一路上扬,并最终导致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与崩溃。
接下来是国内的经验教训。“自2005年以来,我们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积累了大量本土经验。”王教授说,“近年来我们开始意识到,07年和08年人民币的贬值速度可能有点过快。”
“逐渐升值并不一定是缓慢的单向爬升,汇率会有升有降,但总体走势是向上的。”王教授说。而那些涌入中国市场追涨人民币的投资者(包括投机客)同时要面对上涨机会和下跌风险,但王教授认为,任何热钱的流入都将是可控的,尤其可通过资本利得税来加以控制。此外, “还有一种可能是,即便人民币投资机会仍然有限,逐渐升值也会使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吸引力加大。”
沃顿金融学教授弗兰克林?艾伦(Franklin Allen )很赞同王教授的后一种看法。“在未来的10到15年,中国应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并使之成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艾伦说,“自欧元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中真正的问题就在于美元是唯一的储备货币,而我们需要用3种货币来代表3大地区。也许多些国际货币会更好,但先确定3种国际货币将是个好开始。”
但还有更迫切的问题需要中国政府关注:即人民币升值对其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影响。据称中国外汇储备中70%是美元资产。“大部分储备是以人民币购买的美国国债和债券。因此,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外汇储备造成巨大损失。”艾伦说。人民币汇率的任何变动,即使是渐进式的,也将引起中国外汇储备价值巨变。截至3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2.5万亿美元,约占其GDP比重的一半。“如果人民币升值10%,就相当于GDP 总量的5%,这将是很大一笔损失。”艾伦说,“中国要仔细考虑解决此问题的长期策略。”
这对美元有何影响?“中国宣布放弃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意味着他们将无需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维持汇率稳定。”斯迈特斯指出,“问题是,美国仍会设法在未来几年卖出大量国债,这将促使对美元的需求增加。作为一种避险工具,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将继续走强。”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