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补漏”
发布时间:2010-07-13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编者按:以“金融发展——信息自主化与市场创新”为主题的首届民盟金融发展论坛于日前在上海举行。会上,多位金融界盟员为金融发展建言献策,内容既包含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化建设路径选择、中国保险市场回顾等宏观课题,又针对各项新型金融衍生品,如银行卡产业、 黄金 ETF业务、 股指期货等作了专门阐述。
冯元海:稳步开放黄金ETF业务
“上海市人民政府在‘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黄金ETF业务作为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与业务发展的一项内容,因此,上海各家金融企业要积极参与,尽快实质性启动此项业务的准备工作,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出该项业务。”民盟交通银行支部主委冯元海在论坛上如是表示。
冯元海向记者介绍,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中央银行纷纷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来刺激经济,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经济下滑,但同时也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于是,黄金等贵金属作为避险的投资工具,越来越被投资者看好。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出于对全球经济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投资者对黄金的兴趣日益上升,导致黄金长期储藏空间出现短缺,银行多年来首次新建金库。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数据,去年各国央行成为黄金的大买家,其中,印度、中国和俄罗斯是最大的买家,菲律宾和哈萨克斯坦也于今年第一季度加入大量采购行列。“在各国货币政策未改变之前,黄金投资无疑是保值增值的理想手段。”冯元海说。
但是黄金投资也分好几种方式,哪一种最能获益?冯元海认为,交易所黄金产品就比黄金实物变现能力更强、更适合投资。其中,黄金ETF基金便是一种以黄金为基础资产,追踪现货黄金价格波动的交易所产品。冯元海说,“黄金ETF不仅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而且交易便捷、保管安全、交易成本低、流动性强、交易透明,能将全世界的库存黄金收入囊中为我所用;同时能减轻央行外储压力、为游资寻找正路、藏富于民。”。
冯元海表示,在交易所内,不断增加新的交易产品,提供给大众更多的投资工具,方便投资者选择,活跃投资气氛,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邱益中:金融信息化是关键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不能缺少对金融业信息化的重视。据介绍,金融业信息化是指构建在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等要素基础上的国家信息结构框架,由具有统一技术标准、能以不同速率传送数据、语言和视频影像的综合信息网络,将具备智能交换和增值服务的多种金融信息网络系统联网结体,创造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新模式,全面服务社会,极大提升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工程。
“对单一的金融机构而言,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水平直接决定着其商业能力;对于一个金融中心而言,行业内和跨国界金融信息网络的建设水平,直接决定其国际地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邱益中说,“所以,金融业信息化将成为组成现代金融发展的重要方面,信息化水平则会成为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或缺部分。”
邱益中认为,对金融业信息化而言,目前可以充分利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契机和浦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平台,就能实现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化建设与国家金融信息化战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的有机统一,并可建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基础的高效监管体系,进而提高经济安全和风险防范能力等。
“为实现金融业信息化的稳步发展,需要为其设置合理的发展目标,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脱离现实。”邱益中说,总体而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取向涵盖企业、市场、监管、国家、体制等五个层面,通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化建设解决我国当前信息化建设模式下无法消除的瓶颈障碍和网络金融时代的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问题和隐患,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设置的远期目标是缩小本土金融企业与国际金融企业之间的运营差距,中期目标是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和支撑金融市场功能的提升与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近期目标是提高监管水平与效能、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邱益中建议到,基本目标则是实现对国家信息主权的积极维护,消除或减少经济、金融安全隐患。
在邱益中看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信息化建设不能走完全引进的技术依赖路线,技术和产品完全依靠自主开发和生产,既不现实也不可行。“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必须走‘核心可控’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他说,要抓住自主创新至上的原则,以本土市场资源为自主创新动力。
林维新:国有商行应征特别收益税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征收特别收益税,对银行高管采取限薪措施,垄断利润必须由国家先调节。”民盟上海工商银行委员会委员林维新指出,由于我国对金融业的高度保护而导致垄断经营,国企高管的官本位思维形成的非市场化运作,收入分配机制的扭曲造成的短期行为,都将危害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林维新建议,国有银行高收益来自于政策红利,属于全民资产,这部分特别收益不能由银行员工或股东分得,应该先征收特别收益税,由全民共享,然后再进行利润分配,并对银行高管采取限薪措施。
“随着农业银行的上市,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国有银行行长可享受企业利润,但不用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粗放型经营造成监管风险。”林维新认为,国有银行行长既不是官员也不是老板,不应该按市场化经营享有企业老板的利益待遇。必须要对国有银行行长的薪酬标准进行认真地设计,银行内部的绩效奖励办法也必须公平透明。
与此同时,林维新表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市场化步伐越来越快,但国内市场化就很不完全,形成了对外按国际惯例、对内高度垄断的两种格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银行业对外开放首先要做到对内资公平,要逐步打破银行业垄断向民营资本开放。倘若继续维持垄断地位,必然会造成国家监管不到位。”
对于银行员工的薪酬管理机制,林维新认为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他表示,建立银行员工个人风险准备基金,可弥补其一旦失责或违规导致资产损失所采取的问责处罚措施的可操作性,杜绝道德风险。“可以把当年现金奖励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存入本人风险准备基金账户,一旦以后发生违规、失责、或案件时可按规定予以扣罚,性质严重的可以全部扣光,退休或辞职后可先支取部分,若干年后才可以全部支取。”林维新建议。
何焕荣:加快推进职业年金试点
养老金看似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毫无瓜葛,但实际上,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水准。“通过比较发现,上海不仅与伦敦等成熟的金融中心有较大差距,与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存在差距。”民盟中国平安集团支部何焕荣说,这是下一阶段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需要关注的其中一点。
据介绍,在养老金资产方面,伦敦现在的养老金资产为1.791万亿美元,占当地GDP的80%之上;圣保罗为3920亿美元,占比22%;南非约翰内斯堡为2010亿美元,占比62%。而根据何焕荣的统计,上海目前的养老金资产为3400亿美元,仅仅占比4%。“虽然这只是个人的统计数据,但相较而言,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何焕荣说,这需要相关部门站在一定的高度重视并解决这个问题。
据了解,我国养老金资产的第一支柱来源是社会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职业养老金计划,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计划。“但现在需要进行社会统筹。”何焕荣表示,按照国际惯例,首先需要明确宪法责任;其次是从省市统筹逐步转变为全国统筹,并可在新农保项目上进行先进性试点工作;再次,可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此外,还可抓住个人账户整合与职业年金契机。
徐宝权:银行卡行业壁垒要打破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银行卡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不过,我国与国外银行卡发达市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民盟上海市银行综合支部主委徐宝权表示。
据徐宝权介绍,目前我国人均持卡量低,活动卡量少。2008年末,国内人均持卡量仅为1.3张;而美国2007年末的人均持卡量就达到3.56张。并且,我国2008年底的人均活卡量还只有0.11张。在国际上,通常将现金渗透率作为衡量银行卡产业发展成熟程度的指标。而国内现金渗透率目前达32%,美国在2007年的银行卡渗透率就已达42%。此外,银行卡的应用领域以及银行卡法规制度、产业政策环境的均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仍不够健全,个人征信体系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如社区公益活动、图书馆借阅记录等尚未与个人征信系统实现共享。
作为总部设于上海的国际性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银行卡产业领域的主要推动者和建设者之一,中国银行卡产业以及银联的发展已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元素。“发展银行卡,已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市场体系、机构和业务体系、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徐宝权建议,上海可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在上海开展商业银行发行储值卡试点。“其二,上海协调电信部门,可参照天津、浙江等地做法,对商户刷卡交易电信通信费实行优惠。同时,也可参照北京做法,对中小商户受理银行卡实行适当财政补贴。”徐宝权称,另外还需打破行业壁垒,支持银行卡在高速、地铁、铁路、公交等交通领域应用,加快发展银行卡产业。
冯旭光:让金融服务“向小、向下、向穷”
“上海的金融资源不要只‘向大、向上、向富’,还要‘向小、向下,向穷’,多为中小企业、民生和‘三农’服务。”民盟上海银行支部冯旭光在论坛上呼吁,尽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近年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金融资源不断集聚,但金融资源配置并不均衡,过于注重经济效益。
冯旭光表示,17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初只有单一的股票市场发展到目前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等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集聚了巨量的金融资源。同时,上海金融业占全市GDP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不过,他指出,巨量金融资源却大部分流向了大企业、大项目和富人,金融机构在服务对象的选择、金融创新的方向上,面向中小企业、民生和”三农“的金融服务很不足,”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百姓便利支付难和支农资金不足。
为此,要确保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顺利健康发展,必须解决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冯旭光建议,应从金融机构、金融创新、政府引导三个方面加以推动:第一,大力发展服务中小企业、“三农”的专门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服务组织,比如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
“二是要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创新服务中小企业、民生和‘三农’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推动金融与民生相结合、创新信贷支农和保险支农的业务。”冯旭光说。
最后,他建议,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民生和“三农”金融服务的重要性,切实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为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推动那些需要政府直接推动和参与的金融创新,引导金融资源“向小、向下,向穷”。
肖世明:QFII参与期指需额度管理
万众期待的股指期货在今年4月16日正式开锣。但目前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受限于各种规定还不能完全参与这个市场。同时,目前股指期货仅有一个沪深300标准合约,产品线过于单一。“我们建议修改现有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标准。”民盟上海证券总支部肖世明说,随着市场的发展,目前过于严格的准入条件让许多适合进入的投资者无法参与。因此,缺乏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让股指期货本身所具有的各项功能难以发挥。同时,在机构参与不足等情况下,市场的凌乱和投机的特征变得较为明显。且如果特殊机构法人无法入市,挡住了很多合法资金,这也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目前,现有的准入条件主要体现在《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规定的第4条和第5条。但根据试行办法的第7条,交易所可根据市场情况对投资者适当性标准进行调整。“在此条文基础上,从目前期货合约价值来看,可考虑未来开通Mini期指合约,建议交易所对适当性标准进行调整。”肖世明说。
“从股指期货上市表现来看,期货和现货指数的基差较为合理,期指内在稳定机制已经得以发挥。”肖世明说,但股指期货时代和原来的单边市场是完全不同的,目前的股指主要是一些拥有超强资金的个人投资者在参与,“因此我们建议,要积极地让有条件的机构投资者,让阳光的资金早日进入股指期货市场,其二,增加Mini3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扩大股指期货产品线,扩大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个建议是实施额度管理,有步骤有计划地对QFII入市开放。”肖世明表示,考虑到我国国家金融安全的因素,而且其他国家的股指期货市场也是在推出之后逐步开放,我们要先培育国内的券商和基金及各类其他机构投资者,尽快创造条件让他们先于QFII等进入股指期货市场,在市场中不断磨练成长,“在具体的额度管理方面,考虑到股指期货的杠杆放大作用,可以比照原来QFII的A股额度管理,比例可以暂时设定为原来每年的A股额度的10%,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外开放”。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