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7275

分类导航
财经新闻

ECFA:两岸经贸新纪元 台湾经济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10-07-10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ECFA的驱力与历史意义
  《21世纪》:促成ECFA达成的因素有哪些?两项协议的签署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巫永平:ECFA的签署来自大陆和台湾两方面的需求和意愿。从台湾方面来说,马英九在竞选时曾承诺,通过改善跟大陆的关系来带动台湾的经济发展。马英九上台以后,应履行选举承诺,对岛内支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民众有所交代。在经济方面,近年来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台湾的经济遭遇很多困难。马英九希望通过改善两岸的经济关系,帮助台湾渡过难关。从时机上来看,2012年马英九面临大选,他希望通过卓有成效的改善和大陆的关系,来树立政治威信。ECFA签订之后,还需落实执行的过程,如果在明年之后才得以签署,离2012选举太近,来不及显现效果,所以马英九要积极促成ECFA在今年内完成签署。大陆方面也希望通过ECFA来改善、强化两岸的经贸关系,也愿意助马英九一臂之力,双方共同促成了协议的达成。
  对于两岸关系来说,ECFA的意义超出协议本身所达成的内容。两岸从1949年到现在60多年中,从未进行过这么全面深入的协商谈判。原来所签署的协议一般只涉及个别行业,如三通协议。但ECFA的协商内容涉及到两岸的众多行业和领域,介入的部门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
  王建民: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相互实行零关税,这对台湾来将是极大的竞争和挑战。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在大陆,如果大陆和东盟零关税实施,对台湾对大陆的出口有很大影响。除了马英九的推动之外,台湾的工商界也积极呼吁两岸尽快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其实和FTA(自由贸易协定)的原则基本是一致的。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自由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区只是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关税同盟,接下来形成共同市场,然后是经济联盟。ECFA的签订,标志着两岸迈向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两岸经济融合从此走上了康庄大道。在未来两岸经济一体化可以形成类似欧盟的两岸经济共同体,台湾将再度融入到中华民族经济体系当中。ECFA的签署,也为两岸和平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台湾经济振兴之路
  《21世纪》: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经历了近十年的经济“失落期”,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台湾经济的优势和局限性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ECFA的签订对于台湾经济的发展有怎样的深远影响?
  王建民:90年代后期,李登辉对两岸经贸关系开始采取限制性政策,开始推动“南向政策”,希望把产业转向东南亚,陈水扁上台后二次推行南向政策,企图切断台湾和大陆之间的经济联系,让台湾形成分散市场。近十年来,台湾岛内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这对台湾经济伤害是非常大的。民进党上台以后,由于台湾和大陆关系的恶化,很多跨国公司从台湾撤离,同时大陆的资金也不准进入台湾,旅游等领域也不开放,从政策上完全扼杀了台湾经济发展的活力,所以台湾经济走上了衰落之路。而在此期间,韩国经济突飞猛进,台湾远远被甩在后面了,成为“四小龙”的最末。
  巫永平:台湾经济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跟国际市场的联系,它是外向型的经济体。同时,台湾经济也有很明显的弱点,即通常说的“浅碟经济”,因为台湾内部市场规模很小,需求有限。所以,台湾主要依靠内需是没有办法发展的,需要不断强化和外部市场的联系,经济才能往前走,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跟大陆的联系。从贸易额、投资额等方面来衡量,大陆都是台湾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但是出于意识形态原因和政治需要,李登辉执政后期,以及民进党执政的八年,台湾的领导人不愿意跟大陆发展经济关系,牺牲了台湾的经济利益。马英九上台以后对台湾经济的症结看得很清楚,决心要扭转局面,改善两岸关系,回过头来带动台湾经济的发展。当然,台湾的经济模式也面临转型,需要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等因素来带动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政治原因,台湾经济转型仍旧缺乏契机,经济停滞不前。两岸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结合双方的优势有助于增强台湾和大陆经济的竞争力。
  张燕生:台湾经济经历过十年的低迷,实际上主要是政治干扰造成的。台湾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无论在管理还是在创新方面,包括资本运作,都是非常出色的。台湾的很多产业都很优秀,如食品加工业,像康师傅、统一、旺旺,还有IT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做得非常好。
  台湾模式和韩国模式显著不同在于,韩国比较强调自主的工业体系,台湾比较强调代工。代工是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链中的某些工序和环节,如果整个产业的价值链不好,中间的环节和工序也会受影响。作为台湾代工模式上家的美国是此次危机的重灾区,在这次危机中,很多欧美优质客户都暴露出了问题,因此台湾的代工企业也会受到影响。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代工链也会随之复苏,其中的环节和工序还是有自己的发展前途的。
  至于转型升级,实际上更多的还是这个链条中的一部分,当前全球制造业体系出了问题,许多企业都要想办法转型,包括从代工体系中退出来,转向自主研发、设计、销售和自主品牌。另一些企业将开始开辟新市场,如拓展内销和新兴市场的外销。对企业家而言,这些压力随时都有,只不过在大危机的时候,企业不得不加快转型的步伐。
  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更加紧密。外销不好的时候,台湾企业要在大陆市场内销,从贴牌代工转向发展自主品牌,从走人家的营销网络和渠道到自创渠道,这也增强了台湾对大陆经济的依赖性。
  两岸经济融合下一步
  《21世纪》:ECFA进一步落实的阻碍因素有哪些?两岸应如何共同努力,推动ECFA发挥效应,实现两岸之间的合作与互惠?
  王建民:ECFA给台湾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契机,但是,台湾经济的振兴仍受很多因素制约。台湾的问题不在经济在政治,蓝绿政治对抗不是短期能解决的,未来还会持续下去。同时,ECFA只是一个起点,更重要是接下来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保障、产业合作等内容。ECFA的早期收获计划能不能现实,未来的开放程度如何,如何实施后续的合作内容,还需要两岸进一步共同推进。而且后面的货物贸易开放、服务贸易等问题的谈判会更加困难,双方能谈到什么程度还是未知数。台湾方面为了自身利益没有在ECFA里面写上时间表,更加大了未来的变数。
  巫永平:首先是台湾内部政治上的障碍,在台湾不是所有的政治力量都赞同ECFA,以民进党为代表的政治力量就对ECFA采取阻挠的态度和做法。ECFA要进一步往前推进,对于马英九和国民党来说,先要用智慧来克服台湾岛内政治障碍。其次是经济利益的冲突,ECFA的实施过程中,两岸的某些产业的利益会受到冲击。在ECFA的谈判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尽管大陆方面做出很多让利,但在我们的产业界都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未来在协议深化的过程中,我们怎样在产业内部平衡各方利益、寻求更多共识,这也是一个挑战。台湾方面也是一样,ECFA签订以后,有些企业、有些行业非常欢欣鼓舞,但另外一些行业还是会担忧和失落。而且,随着两岸经济关系的深化,一些操作难度更大、更为敏感的问题也会出现,比如金融业的开放,及大陆入台投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一个基本的因素,就是两岸的互信。只要两岸的互信不断增强,未来两岸关系就会走得越来越顺畅。
  《21世纪》:ECFA的目标之一是避免台湾经济在区域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两岸应如何重新定义在区域和全球经济格局中的相互关系?
  王建民: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两岸政治关系无法达成安排,所以台湾无法融入东亚经济区,也无法签署像FTA的类似协定。马英九上台希望通过两岸签署ECFA,实现两岸经济融合后,为台湾与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的整合创造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岸签了ECFA,台湾就有权参与东亚区域经济整合。台湾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地位怎么安排,这是两岸未来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需要两岸领导人的高度智慧。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本着几个原则:一是两岸的ECFA和台湾对外签署FTA,这两者应该脱钩。二是两岸共同协商。三是有条件地开放。在维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立足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局,两岸通过协商来达到合理的安排。
  巫永平:近十年来,东亚、东南亚的重要发展特征就是区域一体化,在东南亚内部,东南亚跟东北亚之间,都产生了区域化的联盟和协定。而台湾在这一过程中是缺席的,逐渐在区域经济中被“边缘化”。如果台湾长期如此,它的经济竞争力肯定会受到削弱。当前,台湾方面迫切的要求改变这种孤立化的、边缘化的局面。从大陆来说,台湾经济的削弱,对于台湾不利,对于两岸关系也不利。大陆希望帮助台湾改变这种边缘化的局面,使得台湾经济能够往前走。通过ECFA这种方式来改善两岸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寻合适的路径,让台湾加入东亚、东南亚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这对于台湾经济和两岸关系都非常重要。
  目前两岸的外向型企业,都遭遇发展瓶颈,需要改变各自在国际分工链条中的地位。转型是两岸经济共同面临的课题,双方各有优势,可以利用ECFA签订之后的发展机遇,两岸企业共同探讨转型问题、寻找新的竞争力。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