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9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从无序走向有序--职业服装模式悄然“思变”

 发布时间:2010-07-09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白大褂、大盖帽”,中国民间这些根据制服特点而生成的惯常称呼,反映了制服的功能性和辨别性,规矩的服装样式和颜色,给人以肃穆、庄严之感。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千篇一律的职业服装模式开始悄然演变。行业领域的拓展,让传统的工作服款式渐渐不够用。
    在国内,中国也没有被市场认可的制服优秀品牌。究其原因,市场准入门槛低、设计研发能力薄弱、标准规范的缺失、售后服务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都是束缚制服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的根本。而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越来越大的制服市场需求,已经让国外制服企业虎视眈眈,一些国际制服大鳄已经有进军中国市场的计划。中国制服业急需一个集研发、设计、技术、人才培育等于一体的制服类产品设计研发中心。在这样的局势之下,中国制服业亟待升级。
    在此背景下,拥有16年海内外专业制服从业经验的北京莱特尔时装公司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成立了北京嘉联利华制服研究所,开创了国内专业制服研发领域的先河。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表示:“制服业正在从一个无序的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制服业是一个集研发、设计、行业规范标准等于一体的整体链条,制服面对的是各行各业,它需要整体研发、设计,而不是散漫无序地进行。
  制服不仅是简单的衣服
  专业人士认为,服装是体现文化、身份的主要载体之一。随着中国行业领域的拓展,职业服已超出对其功能性的直接关注,而开始牵连到企业文化、员工归属感,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意识。制服具备企业独特的功能性,同时又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一件拥有精心设计和良好创意的制服,不仅仅是对客户的尊重,也是对企业自身的尊重。
  随着企业对形象意识的重视日益提升,中国制服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呈现出从“大服装体系”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服装分系统的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制服的需求数千亿元,制服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北京嘉联利华制服研究所集北京服装学院学术研究优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支持、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各方力量,致力打造一个国内最先进最专业的制服类产品的设计研发中心,为推动我国制服产业全面提升助力。
  据北京嘉联利华制服研究所所长张利嘉透露,嘉联利华将致力于制服各类功能性产品的研发、打造制服领域信息交流平台、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顾问、制服专业人才的培育、制服行业各类标准的完善等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方向,为中国制服产业全面提升服务。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