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8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外贸回暖,轻坊城的骗子也“复苏”

 发布时间:2010-07-07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绍兴柯桥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批发中心,每天,这里进行着大量与布料有关的交易。
  有些交易符合商业法则,有的则充满了陷阱和警示。
  比如有这样一起案子。张某,一个初中文化的绍兴农民,与人合伙,租了2间办公室,挂了块“绍兴山仁纺织公司”的牌子,就摇身变成了企业老总。利用这个空壳公司,张某做起了“生意”诈骗布匹,在短短两个月里竟骗得200余万元。
  这样的诈骗交易在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每年都会发生十多起,而今年又有所增长。昨天,绍兴县检察机关发出了“如何防范合同诈骗”的提醒。
  疯狂骗子
  2个月骗走200万
  今年41岁的张某曾是绍兴一家纺织公司的跟单员,最熟悉市场里的各种“门槛”。
  2009年9月8日,张某在绍兴轻纺贸易中心租赁了两间房,并虚构了“山仁纺织”公司。
  此后,他便开始诈骗。
  诈骗的方式很简单,张某以个人或公司的名义,向供货商要货。一般是先支付货款的30%左右,约定等货到后的一两个月时间里,全部付清。
  这种交易被称为“减法生意”,是指骗子利用卖方急于做成生意的心理,以先支付少量货款骗得卖家大量现货,迅速将货物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脱手,从而获得暴利。
  就这样,短短2个月,张某共骗得200余万元的布匹和染费,随后潜逃。
  今年3月,张某在贵州落网。目前,此案正由绍兴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经济好转
  骗子也越来越“活跃”
  像这样的合同诈骗案在柯桥这些年来并不少见。
  2007年,绍兴县检察院共受理此类案件9件15人,2008年11件17人,2009年13件18人,今年才过去半年已受理10件12人。有的诈骗金额达上千万元。受害者少则几家,多则十几家几十家。
  “今年似乎特别多,与往年相比呈上升趋势。”一位办案检察官认为,这可能和目前的经济形势有关。由于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轻纺城成为了许多犯罪分子的作案目标。
  “这些犯罪分子往往宣称自己今年的外贸形势特别好,有很多订单,需要采购很多的布料。”检察官说。
  针对每年上升的合同诈骗案件,昨天,绍兴检察机关发出提醒:交易前要摸清对方真实情况,如查清对方是不是假公司、假姓名、假地址等;合同文本要规范,在生意交往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书面合同;赊账交易要小心;支票、汇票等票据要核实等。
  检察官:
  打白条做生意的方式太险
  老套的诈骗手段为什么每年都屡屡奏效呢?
  “在我们轻纺城有一种说法,就是‘不欠账不做生意’,你要是想一手交货,一手立即付清全部货款,那你可能就永远不会有生意上门。”一位经营了多年布料生意的王先生一语道破。
  对于布商而言,这样的交易方式已经成为习惯,甚至是一种交易潜规则。
  “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做起了名为生意实为欺诈的勾当。”一位检察官分析说,“而且,交易双方买卖合同很不规范。有很多交易都是没有书面合同的,双方一般只有口头协议。”
  另一方面,轻纺城的合同诈骗案还与经营户们的冒险心理有关。
  这位检察官说,可以说,有许多被骗的经营户都是久经商场的精明商人,那他们为什么也会落入骗子们的圈套呢,这主要是有些人为了做大生意,存在宁愿冒点险的心理。
  有许多布商也向记者坦陈:“我们知道让买方拖欠货款有风险,但明知有风险也不得不做,否则生意就做不大。”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