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8

分类导航
财经新闻

化解债务危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发布时间:2010-07-06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6月10日,国务院专门发文,要求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年内清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并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据估算,2009年末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将接近11万亿元,相当于2009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3倍。
  化解地方债务危机确实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事实上,从3月份以来,包括银监系统在内的多个部门,先后将“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融资平台企业信贷风险隐患”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并开始清查地方债务。但专家指出,地方政府即使卖地还债,也需要6年时间。
  毫无疑问,在现有的政绩考核和政府职能指挥棒之下,各地方政府日趋公司化,中央决意规范地方融资平台遭抵制也就不难理解。在去年保八压力下,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大项目大工程纷纷提前上马,地方财力所限,必然通过借贷解决。债务危机由此而生。必须承认,错误的GDP发展思维和现有的政绩考核方式密切相关,同时分税制也是原因之一。
  地方政府负债率高成因复杂。首先是各级官员对政绩工程的热衷,因为这些工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于其升迁和外部评价效果明显。此外,分税制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等,地方政府只能过多介入经济之中。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政府机构臃肿,政府背景、关联企业过多,而这些企业往往担负着过多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城建方面的任务。这往往容易导致以政府信誉为担保,大量的信贷被释放出来。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现有行政体制和财税制度所致。
  所以,地方债务问题应该上升到行政体制和财税体制的高度来审视。若只是单纯地用信贷和行政手段化解债务,最终只会导致旧账去了新账又来,循环往复。当然,债务危机的产生,也是现有经济结构所致。但要看到,调结构之所以难,也是现有GDP为主导的政绩考核方式所致,地方政府当然愿意上大项目、上大工程,因为大项目见效快容易出政绩,自然对于长远的经济结构调整不够用心。公司化的地方政府,事实上就是经济介入型政府,变革的方向应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要淡化惟经济指标论,应该提高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指标的比重。
  固化的利益结构和低效率的行政方式以及公众在变革中的参与程度有限,注定了改革不是轻易之事。但是债务危机,最终要有人买单,表面上看是银行风险,或者上一级政府的责任,其实最终买单人还是普通公众。因此,很有必要知难而进。从现实出发,能够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是政绩考核方式的转变。这样才能引导和扭转地方官员观念、思路上的急功近利。而一个好的政绩考核机制,应该对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发生根本性的影响,使其注重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社会保障的完善。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