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喜欢“被统一”
发布时间:2010-06-30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昨日《扬子晚报》报道说,南京市江宁区60所中小学校、8万余名中小学生将统一换上新款学生装--今年9月开学,如果你在南京江宁区看到成千上万身着统一制服的中小学生,你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你没有看错!不过,这不是同一所学校的学生,而是江宁区的学生。
根据新闻中提供的数据,新校服夏装不超过100元,春秋装和秋冬装控制在200元以内,最贵的高中生春秋装是325元,加上135元休闲外套以及夏款鞋、冬款鞋,小学生和初中生四季校服的价格在600~700元,高中生全套校服价格大约900元。
笔者以700元作为每名学生购买校服的基本费用计算,8万多名中小学生添置新校服将花费人民币5600万元。孩子们的钱就是好赚啊,相关部门一声令下,几千万元的生意就轻松成交!笔者忍不住暗暗揣度,到底是谁拿到了具有强制征订嫌疑的校服大单?遍查新闻没有查见,只知道负责校服设计的是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服装系。据江宁区教育局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主任王东透露:“我们拟在江宁设立一个专卖店。”笔者再次感叹,有些部门的领导就是有水准,不仅要做成校服生意,还要让校服生意成为“长流水”。
60多所学校,8万多中小学生改换校服,针对学生的重大消费,接单的厂家没有公开招标,换校服的决定也没有公开征询学生和家长意见,只由当地的教育部门单方做出决定,笔者怀疑其程序是否合法,教育部门和接单商家之间是否有利益瓜葛。
学生是否需要统一着装,本身就是个有争议的话题。相比教材、纸笔,统一的校服并非上学必需品,而是一项额外花销。对于家境贫穷的孩子来说,只要穿着干净朴素、符合校规要求就可以了,买校服的钱完全可以拿来多买些书看。尽管新闻中说,江宁区各中小学校将面向学生家长本着自愿原则组织征订,笔者仍然相信,如此力度的校服大变身,很难有学生不被裹挟其中。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学校通知征订新校服,愿意买的买,不愿意买的不强求,不过某年某月某日的升旗仪式,学校要求全校学生统一着装,如此情形之下,能有几个家长和学生“不自愿”?
按照王东主任的说法,“这次全区中小学(民办校除外)实行统一校服,学校之间的差异只在佩戴的徽章上标有校名。在同一区域内,有的学校被认为是‘名校’,有的被称为‘差校’,这无形之中给所在学校的学生也贴上了标签。我们希望统一校服后,统一的校服有利于学生所在学校、所在区域教育的管理和引领。”笔者试图理解其中深意,是不是说:一旦学生穿上了新校服,各学校之间也就没了“名校”和“差校”之区别,同学们都是高档学校高档学生范儿。可问题是,既然江宁有“差校”,教育部门应该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变“差校”为“名校”,而不是给学生们做一批新衣服。
统一的校服、统一的学生餐、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外读物、统一的疫苗、统一的借读费用……统一的背后往往是教育的高成本。为人父母再苦再累,也舍不得在孩子的教育费用上稍稍打个折扣。我们不是不喜欢新校服,我们只是不喜欢“被统一”,尤其不喜欢这种需要额外掏腰包的“被统一”。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