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将出台 分配失衡挑战容忍底线
发布时间:2010-06-25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据悉,备受关注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望年内出台。方案将力图惠及民生,着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其中重要着力点可能有两大方面:一是通过增加垄断行业的上缴利润平衡过高收入;二是更加注重平衡非国企尤其是外资企业的企业利润所得与职工收入所得。
分配失衡挑战容忍底线
3800万元的超级豪华跑车在北京车展首日即被神秘买家收入囊中;数百万元的名表和珠宝销量节节走高;LV、GUCCI等品牌店里人头攒动……出手阔绰的富人群体和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的名号,几乎让人忘记了中国仍有1.5亿人口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求生。
据世行测算,200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攀升至0.47,这意味着财富已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在中国,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高达20多倍。
30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生产力大为解放,居民收入成倍增长,社会财富快速膨胀,但与之相伴的是财富差距鸿沟短时间内快速拉大。这个曾经盛行平均主义的国家如今却“不患寡而患不均”,收入分配失衡已挑战社会容忍底线。
居民收入在中国国民收入中占比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同样偏低,多干未必多得,勤劳未必致富。在劳资双方中,分配的天平明显倾向于资方。而权力、垄断、身份、地位成为攫取财富的重要手段,部分红顶官商通过潜规则联手坐大,身价暴涨,加剧了社会心理失衡,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原本应致力于“均贫富”的二次分配领域,则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甚至出现逆向调节,令“富者愈富,穷者愈穷”。
我国收入分配严重失衡由多种原因造成,而行业垄断是其中之一。有的垄断行业职工收入比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超出4到10倍。政府主导的经济使收入分配倾向于政府与资方,不利于一般劳动者;再分配未对收入差距产生明显改善作用。中国公民纳税仅次于福利极高的法国,居世界第二,而享受的福利才占税收的8%。政府财政收入中教育、卫生等公共开支的比例,美国为42%,英国49%,加拿大52%,而我国仅占8%。居民收入增长慢,社会福利支出增长慢。近10年来,国民收入分配一直在向政府倾斜。
重点在于让利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我国收入分配体系中的初次分配层面存在巨大矛盾,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个层次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前两者,收入分配的不公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根据人保部的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事实上,早在2004年,我国就出台了《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的相关草案,但正式文件一直未出台。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让各种要素遵循市场原则取得收益,并加强对不合理因素的调节。包括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控。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再度提上日程。
为此,今年4月以来,发改委已先后数次召开有关收入分配的研讨会,国务院研究室、财政部、人保部、民政部等部门均有官员出席。其间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还曾分赴浙江、四川等地进行调研。6月13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就收入分配改革召开研讨会,有关专家建议,按照同股同权的原则提高垄断行业央企红利上缴比例,提高地方自留税收的比例。事实上,让利成为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包括政府给民众让利,以及企业给民众让利。
相关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7%,远远落后于同期经济增速。“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关键看两个比重:一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二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的比重。而初次分配政策是这次改革的重点。指导意见将会提出在初次分配中适当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改变目前初次分配中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局面。”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此次收入分配调整是双方面的,高的要往低处调,低的往高处调,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让利。”接近发改委的有关人士表示,包括政府对民众的让利,以及企业对职工的让利。该人士指出,政府向民众让利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城市化进程,以及政府提高科教文卫支出,推进“非公36条”的实施等。
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声渐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表示,中国已基本具备条件,实现“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显然,涨工资是“国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手段,事实上,目前涨工资已成为大势所趋,今年以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涨”声一片。目前,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120元,为全国最高;从4月1日起,浙江省将对全省的最低月工资标准进行调整,最高一档的最低月工资标准提高到1100元;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100元,新标准从5月1日起正式实施。7月起,深圳最低工资亦统一提至1100元。
另一方面,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最近也很高。在这方面,广东有望率先破冰,针对广东省政协委员黄西勤关于提高广东个税起征点的建议,广东省地税局日前答复称,将向中央反映,建议对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扣除标准建立和地区物价水平、通胀系数相挂钩的浮动机制。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