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9

分类导航
原料信息

“新疆棉”禁令正式生效,146万吨棉花“过剩”,“妖棉”难以再“作妖”,纺企的日子依旧很难熬!

 发布时间:2022-06-22 00:00  来源:绸都网

2022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低迷,棉花消费持续不振,价格不断走低。上周郑棉价格更是跌破两万大关。

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9575元/吨,较前周下跌785元/吨,跌幅3.87%。棉花现货更是凄风苦雨,目前挂单多数在 18500-19500 元/吨之间。

棉纱价格也在棉花不断下跌以及需求持续不振的情况下,跌速加快,当前棉纱累积下跌 500-1000 元/吨不等,局部低价走货跌幅在 1000 元/吨以上。

“新疆棉”禁止令对棉花产生影响

棉花市场表现弱势,主要基于外部环境风险有所加剧,以及美国高通胀的影响下,资本市场流动性将持续趋紧。另外,6月21日正式生效的涉疆法案,对于产业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压力。

美国海关预计,执行“新疆棉”禁令将使每年需要海关审查和执行的交易数量从不足100万大幅增加到超过1150万。近期有纺织企业反馈,美国终端客户明确提出自6月22日起,其采购的产品要经美国海关基因检测,一旦查出该产品所用棉花来源于中国新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就会当场销毁。

美国禁止“新疆棉”从2021年就开始了,纺织外贸企业不得不被迫停止购买新疆棉产品,并且还需要准备各种佐证自己的产品不含新疆棉花的证明和资料,同时成本也在上升。据纺织圈内人士了解,许多外贸企业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完全不采购含新疆棉的制品。

棉花出现供大于求局面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其中新疆是中国棉花生产的最大产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为87.3%。新疆棉禁令确实令国内棉花需求萎缩不少,根据6月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推算,新疆棉花销售率为55.8%,同比下降42.6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下降27.8个百分点。以新疆棉526.2万吨推算,有146万吨棉花“过剩”形成库存。

同时,今年由于天气原因,陈棉尚有大量资源在花厂手中,而新棉生长进程顺利,局部甚至已有开花,新棉上市时间或明显提前。棉花一改供应紧张的趋势,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也是为何棉花持续下跌,继续承压的原因。

下游纺企日子也难熬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纺织企业日子更加难熬。棉花价格大幅下降,但纺织企业利润并未出现明显改观。原材料价格高企是表面现象,而需求减少是实际情况,只有等待成本端下降和需求端恢复双重力量,才能让下游企业的利润得到改善。

而目前正值下游传统淡季,企业接单气氛低迷,对于原材料购买的积极性逐渐衰退。截至6月20日,纺织企业棉纱库存维持在38天左右,棉纱市场走货偏弱,纺企棉纱库存下降后又有上升势头。

对于当地的纺织企业来说,与化纤梭织行业多用喷水织机不同,棉纺梭织业用的更多的是喷气织机。且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棉交织类的坯布,棉纱的用量实际并不多,因此对棉花原料的需求自然更是减少。

下游已有部分小型纺织企业为规避风险,出现停工现象,计划到新棉上市前后再开工生产。包括本地的喷水、喷气织机的负荷也在逐步下降。据绸都网数据监测,目前盛泽地区的喷水、喷气织机开机率在66.5%,环比下降4.5%,同比下降2.5%。

棉花下游缺少支撑,今年纺企似乎提前进入淡季,棉花市场的形势相比往年显然严峻很多,从棉农到纺企,纷纷都对棉花感到无可奈何。棉花也如化纤行业进入了“过剩”期,产业链利润状况很不乐观。


1653008838(1).jpg找纱、找丝就找我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