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欧盟对俄“禁油令”,又让油价涨上了天!国际油价创了近14年新高、涤纶长丝已涨了近2000!高通胀之下,纺织行业正在遭遇巨大的成本压力,而接下来可能导致卖得越多赚得越少,甚至亏得越多。
市场对疫情引发的连锁反应过于“悲观”,
导致了一系列误判
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已经多次警告,美国服装业价格战即将重燃。
伴随着财报季接近尾声,美国服装业一片哀嚎,其主要原因无外乎一点,市场对疫情引发的连锁反应过于“悲观”,导致了一系列误判。
首先是整个服装业被供应链危机吓倒,大量的美国服装集团在一季度加大采购,甚至不惜以高成本的空运接收订单,加上通胀因素,导致一季度库存持续高企。
此次,供应链目前确实存在巨大的延误,这引发第一点,但是伴随年初全球各地陆续解封,美国消费者对现实世界的拥抱远超过零售业想象,这导致一季度到货订单仍然是按照零售商的“疫情思路”采购——运动、家居、内衣为主,而实际上,一季度的消费者更热衷于场合穿着,这加剧了滞销库存。
最后,通胀的打击尤其对低收入群体影响极大,令大众服装市场的AUCs出现明显下滑,这也直接导致多数服装企业尽管AURs增加推动销售增长,但盈利表现大幅倒退。
尽管服装业可以快速调整订单,但目前的库存以及部分在途订单仍是“疫情思路”,这种滞后的调整需要时间来消化,必然导致价格战重燃,甚至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激烈价格战之一,毕竟巨大的通胀仍阴影不散。
大举扩张后的秋后算账:
价格战却已在纺织市场悄然打响!
误判的情况在2021年的中国服装市场也曾“类似”出现。2021年初中国服装业被从疫情中恢复的消费热情刺激,大举扩张,但随后市场因产能过剩到现在都未缓过来。而价格战却已在纺织市场悄然打响!
据市场爆料,尼丝纺率先加入到价格战的漩涡中,近日一客户反映,100万米尼丝纺起订2.3元/米,500万米起2.1元/米!曾经五块多每米的巅峰价格现在直接打对折出售,对纺织市场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而从长丝织造协会近期对企业当前库存情况的调查来看,受访企业中,库存小于1个月的企业比重为20%,62%的企业表示目前库存在1~3个月,14%的企业处于3个月以上的库存高位,4%的受访企业库存已超5个月,其生产产品涵盖仿真丝面料、功能性面料。
而如今疫情恢复之下,卖得越多,并非是消费者在非必选消费品方面的需求增加,而是因为通胀,导致企业必须提价,将成本部分转嫁给下游,但这一举措则削弱了消费需求,尽管销售额增加,但基本到终端是以牺牲销量为代价的。
同样长丝织造协会对企业对当前主营产品价格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整体不高,60%的受访企业认为价格偏低,基本无盈利空间;18%的企业认为现在价格正常;22%的企业表示当前主营产品价格略有盈余。
加上劳动力短缺和通胀推高的用工成本,供应链因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成本大增,货运市场仍受阻于大流行造成拥堵短缺,过高的成本增长远大于销售增长,因此尽管销售有所增长,但利润却大幅下滑。卖得越多赚得越少,甚至亏得越多,纺织人正在陷入这样的怪圈之中。
找纱、找丝就找我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