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国内一季度的经济数据。
第一,疫情成为了国内经济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受疫情扰动的影响,一季度经济指标相比1-2月有所下滑,可以说疫情强化了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
比如疫情一方面使得居民的线下消费场景缺失,另一方面对居民收入以及预期的打压更是使得居民在消费特别是加杠杆消费的时候变得更加谨慎,具体则体现为消费数据走弱。
而且我们需要看到截至4月18日,国内疫情仍存,每日新增人数包括无症状还在2万人以上,疫情的缓解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也意味着4月乃至二季度我们在分析经济走势的时候,避不过去的一点就是要关注疫情对生产、需求等产生的冲击。
第二,房地产依旧是经济的主要拖累项。疫情扰动、对房企违约的担忧以及“买涨不买跌”等因素使得居民销售意愿疲软。
同时,出于防风险的考虑,房企的外部融资难度也在提升。销售回款以及外部融资难度提高则进一步使得房企行为转向谨慎,房地产投资进一步下行。
第三,制造业投资仍位于高位,对经济形成支撑,但是在疫情扰动、供应链压力加剧等因素的作用下,制造业投资同比略有回落。后续需要关注的是,4月疫情的冲击还在叠加出口存在下行压力,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的压力较大,制造业投资也亟需政策支撑。
第四,基建作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在一季度表现亮眼。在政府发力意愿强,财政资金充足、项目准备充裕的情况下,一季度基建韧性十足。而且后续在政策提前发力的背景下,我们对后续基建依旧抱有不小的期待。
第五,往后来看,经济亟需政策保驾护航,投资者可以关注后续政策的发力情况。
此前,国常会表示“一季度、上半年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对实现全年目标至关重要”、“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等等。
但是受疫情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开局一般,且目前疫情还未出现明显好转。那么在稳增长的导向下,我们认为二季度政策会进一步发力。
货币政策方面,从目前的各项货币政策操作上看(降准、推出新的再贷款工具),央行目前的政策重心在“宽信用”上。在降准等政策已经落地后,此后可以关注20日的LPR利率报价是否会下调。
同时,此前国常会提及要提升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水平,优化保障性住房金融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融资。后续预计央行会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政府债、城投债等的发行融资。另外,可以关注是否会有新的政策出台。
财政政策方面,一来预计后续基建继续前置发力,推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托底经济;
二来受疫情反复、收入增速降低等因素影响,国内消费疲弱。日前,国常会也再次提及要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那么后续可以关注财政对民生以及消费的帮扶力度。可以看到近期个别地方也已经推出了“消费券”等消费支持举措。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