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前有南非新冠变异毒株Omicron,后有浙江疫情,引发市场恐慌,成为行情下跌的导火索,今年国内纺织产业链市场一直呈现“上热下凉”格局,原料价格涨幅明显大于坯布环节,下游纺织品价格传导不畅,导致下游企业利润被压缩。
纺织市场“上热下凉”
近这段时间,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每日新增确诊人数都在呈缓慢呈上升趋势,多国实现了更为严格的防疫措施。疫情的反复也给了纺织服装人再一次沉重的打击,临近年末,本来应该是囤货的好时机,可最近的不论是服装还是纺织企业都在减少备货了。
近年来,纺织产品价格传导不畅是一直困扰产业链的难题,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给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而成本压力无法向终端转移的现象在今年表现尤其明显,这使得下游织造工厂利润更加微薄,导致整个产业链走弱。而现在即使在有成本的支撑下,原料行情却仍然跌跌不休,如果需求不能明显改善,这也仍将是纺织行业要面临的困境。
终端服装需求不振
目前织造端行情的冷淡主要是由于终端服装行业的需求不振,而今年冬季几乎已经可以判断为是一个暖冬,羽绒服需求骤减,叠加上述疫情影响,终端服装行业不会下达大批量订单,而通过市场走访也证实了这一点,目前企业接到的订单多以小批量,多批次为主,这样服装行业就能把库存转移在上游。
因为服装行业库存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由于服装的流行趋势周期短,增加了需求预测的难度,一旦预测错误,那就变成了烫手山芋,卖不出去,只能放在仓库里等下一季再卖,可到了下一季,这些服装就成了过季款,就算打折出售也不一定能卖出去。
纺织企业怀抱希望
然而近期专家称初步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可能不太严重,当前疫情传出来的都是良性的消息,暂时缓解了市场恐慌情绪,不过在此次变异病毒还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之前,仍需保持关注,尽管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但纺织制造企业,似乎已感受到行业复苏的脉动。
并且仍有不少企业表示,面对原料价格高企、终端消费疲软、物流不畅等挑战,他们仍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虽然复苏并未完全达到预期,但全球纺织行业的整体形势已有改善,冬天已至,春天还会远吗。
经过四季度的低迷盘整,纺织行业明年上半年或许会开年良好,但随着全球疫情的控制,常规订单向东南亚转移出去,国内生产向优秀企业集中,2022年,生存是根本,转型是方向!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