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7

分类导航
科技动态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研发出等级结构丝素纤维

 发布时间:2021-04-30 00:00  来源: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天然蛋白质纤维,如胶原纤维、蚕丝等,具有支撑、稳定和保护细胞、组织和生物体的作用,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然丝纤维的形成机理有胶束模型和液晶模型两种。在胶束模型中,蚕丝蛋白分子先形成胶束,失水后自组装成大球状,然后纺成蚕丝纤维。而经典的液晶模型是基于小球状液晶液滴的存在,通过聚结生长,再纺成丝纤维。人工再现天然蛋白纤维的等级结构,对于开发先进纤维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体外再现天然丝纤维的等级结构仍极具挑战性。

近日,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利用极低浓度的结晶丝素(SF)溶液,通过仿生自组装,成功地开发了超薄超细的等级结构丝素纤维。与喷丝板纺丝系统不同,圆形旋转诱导纺丝,是一种聚结的SF液滴生长形成支状纤维网络的过程。通过调节自组装的过程参数,可以在微米甚至纳米尺度上产生分支的等级结构超纤维。与天然丝素纤维相比,组装后的丝素纤维具有柔软生物材料的力学特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能显著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扩散和生长,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该工作以“Bioactive hierarchical silk fibers created by bioinspired self-assembly”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蚕丝蛋白分子的结晶液滴自组装成为等级结构超纤维的示意图


结晶丝素液滴形貌以及小球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在圆形旋转组装系统中,自组装的等级结构丝素纤维的形态、结构、尺寸和组装机理


自组装丝素纤维的力学特性


自组装等级结构丝素纤维的生物活性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