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带动了厂家的生产积极性,若后市行情持续向好,那么市场库存会缓慢下降,若这波行情只是短暂的,很有可能会加剧今年的产能过剩。
毕竟如今的大环境仍然深受疫情影响,纺织行业还是面临着终端消费恢复缓慢的窘境,尤其是外贸市场乏力,经济不佳导致国外失业率和破产企业数量仍在攀升,可以说海外疫情的发展对经济的冲击,甚至对纺织行业的冲击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万一疫情出现反复,外贸经济活动很容易再次出现“暂停”。据海关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长丝织物出口共计126.4亿美元,同比下降17.9%;累计出口149.2亿米,同比下降13.2%。其中,锦纶长丝织物累计出口4.1亿米,同比减少近30个百分点;涤纶长丝织物累计出口129.1亿米,同比下降13.4%。
目前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再次出现封城的状况,会给纺织企业带来许多风险。
去年11月的时候,受到欧洲国家第二次封城的影响,市场需求急剧萎缩,大量纺织企业遭遇了欧洲客户退单的麻烦,相信不少纺织人对此还记忆尤新。
小编就记得当时采访过一位做四面弹的贸易商,他表示国庆之后国内市场的火爆让他错判了形势接了许多订单,后来由于疫情与欧洲客户的退单,许多卖不出去的布变成了库存,最后从来都是在年前结清货款的他第一次在过年时还有欠账。
外贸退单的风险最近又出现了,且原因不止是疫情。
据消息称,前段时间H&M“作死”抵制新疆棉花的事件发生以后,该品牌取消了国内7000吨针织布的订单,即使按照最便宜的针织汗布3万元/吨的价格来算,货值也超过了2亿元,更让纺织人感到难受的是这些大企业的订单几乎是没有订金的。
做纺织贸易的人都知道,被退货的成品面料,除非是真的非常大众化的那种,一般就只能当处理布卖掉了,其中的亏损不言而喻。
目前纺织市场上在做的订单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欧美的服装品牌,虽然有不少国内的面料是出口东南亚,但这么面料最终也是制作成服装出口欧美地区的。抵制H&M污蔑新疆棉花过程中,恐将涉及到其他欧美服装品牌。最终可能会对整个服装、纺织外贸产生影响。
因为外贸订单量较大、付款方式较好等原因,近年来市场上的纺织企业一直在大力开拓外贸市场。但今年因为欧美疫情还在持续,欧洲部分国家、地区仍然处于封城的状态中,另外年后的原料、面料价格大涨,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贸订单。近期欧洲的部分服装品牌遭遇抵制,可能使贸易市场更加紧张。
订单市场的不明朗、终端消化速度的减慢,同时也为后期产能过剩埋下了“伏笔”!一方面由于前期对市场的预判,导致织造开机率的奇高不下,旺季累库势必对下半年的行情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肉眼可见的坯布产能依旧大量投入市场,今年以来除了中西部纺织产能的转移还在继续,另外以恒力、桐昆为代表的聚酯龙头也开始向下游织造投放产能,两股产能的实际作用或在下半年显现。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