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去年纺织服装行业业绩“跌多涨少”,而熬过寒冬的品牌商又遇“倒春寒”,巨额存货计提、卖房、甚至“跨界”自救陆续在鞋服上市公司“上演”。在“疫情后遗症”之下,鞋服行业库存及现金流的压力依旧暗涌。
全球商店和仓库中未售出的,服装价值在1400亿至1600亿欧元
全球服装业在2021年依然步履蹒跚,疫苗推广在一些国家波折不断,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渺茫。据报道,海外主要的零售商仍为去年库存衣服发愁,往常这些衣服在平时清仓大甩卖时就已经卖光了。
▲英国连锁店Primark对路透表示,该公司在2020年春夏库存价值约为1.5亿英镑(约13.3亿元人民币),秋冬库存则为2亿英镑(约17.72亿元人民币)。
▲睡衣和家居服全球需求空前高涨。但不是每个工厂都能做睡衣!
为了表明积压的规模,麦肯锡(McKinsey)咨询公司表示,全球商店和仓库中未售出的服装价值在1400亿至1600亿欧元(约1.24万亿元至1.41万亿元)之间,是正常水平的两倍多。英国的玛莎百货(Marks & Spencer)和德国的雨果博斯(Hugo Boss)表示,他们今年春季系列的订单比往年要少。
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Saks Fifth Avenue)前总裁Ron Frasch表示,零售商们正在保持较小的销量和紧张的交货期。他现在是私募股权公司Castanea Partners的运营合伙人,该公司与许多服装品牌合作。Frasch说:“现在大部分品牌的出货量都非常紧张,代理人也非常紧张。我想大家的采购都非常保守。我知道很多人都迟迟没有付款。这是肯定的。”
总部位于香港的采购代理公司利丰(Li & Fung)向路透表示,一些零售商曾要求延迟付款,但拒绝提供细节。利丰在50个国家为包括全球零售商在内的零售商管理超过1万家工厂。
因此,痛苦流向了主要的服装制造中心,如孟加拉国,这些国家的经济依赖于纺织品出口。工厂正在努力维持运营。
全球纺织服装业的损失,预计要等到两年后才有望恢复!
“影响复苏情况的除了疫情、天气等偶然因素外,因为疫情带来的现金流压力、库存压力,以及因为消费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导致品牌之间竞争加剧、价格战等,还是会对品牌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业内人士对2021年复苏情况分析称。
上述人士进一步解释称,“个别优秀的企业可能会率先突破,部分企业可能会捱不过困境被淘汰。行业整体仍然会比较难,但是能否突破最终还是取决于企业的品牌力、渠道力和产品力,是否能够得到消费者认可。”
报道称,新冠疫情迫使许多欧美知名品牌通过取消和延迟订单(甚至有些已经在进行中)或推迟付款来保护其资金周转能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班牙服装企业负责人说:“在欧洲采取封闭隔离期间,我们对所有供应商的的付款时间都延长了30天。这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但这是事关我们生存的问题。直到去年8月,我们才或多或少地重启了供应链。”
报道指出,初步的影响已经减轻,而且生产和贸易活动逐渐恢复正常,但随后连续袭来的疫情浪潮又带来了新的贸易和人员流动限制措施。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数据,到去年年底,全球纺织服装业损失了其销售额的20%至25%,其中欧洲损失25%至30%,美国损失20%至25%。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具体情况,预计要等到2022年年底或2023年年底才有望恢复2019年的行业数据水平。
眼前的纺织行业还未从去年的疫情打击之下恢复过来,远超往年的服装、面料库存还没有来得及消化,今年的原油大涨大跌再次给予纺织行业一次重击,在原料价格不再上涨以后,贸易商也停止了大量进货采购,现阶段坯布库存被大量集中在贸易商手中,而这些坯布的成本比未来织造企业新生产出来的坯布价格普遍要低。在终端需求表现存疑的情况下,这部分坯布库存或许会成为2021年纺织人最大的“坑”,总而言之,纺织行业的复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