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服装的追求除了美观、实用的同时,也注重服装的舒适和健康。一些契合消费者需求,具有特别功能的服装应运而生。比如,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就有吸湿速干、防紫外线、防水等功能性服装。然而,当消费者看到这些新鲜词汇的时候,其功能性到底如何,一时可能还摸不着头脑。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功能性服装真的如其标识的那样吗?日前,嘉兴检验检疫局依据有关规定,对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进口功能性服装进行了抽查检测,结果喜忧参半。此次抽查的进口防紫外线服装和防水性服装共12件样品,经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但抽取的3件进口吸湿速干服装均达不到国家标准有关吸湿性能或速干性能的要求,其中还不乏市场上知名的品牌。
那么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功能性服装还能如此标识功能吗?这要从我国的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中找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显然,有关服装功能性的评定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因推荐性国家标准不具有法属性的特点,不具有强制执行的功能,所以企业可以自愿决定是否采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产品的性能指标往往执行的是企业标准。针对企业标准《标准化法》规定: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由此可见,关于企业标准国家是鼓励而不是必须严于国家标准。此次嘉兴检验检疫局抽查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吸湿速干服装,产品吊牌上显示的执行标准恰好也是企业标准。于法理上说,除涉及健康、安全之外只要产品的性能指标符合明示的标准,哪怕是企业标准,企业的做法并不违法。
那么,符合什么要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性服装。下面以“吸湿速干纺织品”为例作个简单介绍。吸湿速干纺织品又称吸湿排汗产品,既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同时又具有快速传导排湿功能,常应用于运动服、登山服、休闲服和内衣等。由于它可解决闷热和出汗沾身问题,可调节服装的内气候,故也有“会呼吸的纺织品”之称。吸湿速干功能的核心是经过"吸湿一传导一蒸发"过程,有效地将体表的热量和水汽向外界传送。我国目前吸湿速干性能的测试及评定标准较多地采用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向组合试验法》。GB/T 21655.1方法标准中较为直观地以织物的吸水百分率、滴水扩散时间和芯吸高度三种指标来表示织物的吸湿性能,以织物在标准大气环境中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来表示产品的速干性能。在测试过程中,只有吸湿性和速干性的测试指标洗前洗后均需达到标准要求,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吸湿速干类产品。
从以上分析看,功能性服装某些功能性指标经检测虽不符国家推荐性标准,但符合产品明示的企业标准,于法不违,但于情不符。“猫腻”往往存在于企业标准之中。在此,嘉兴检验检疫局呼吁产品制造商,特别是知名品牌的制造商应优先执行国家标准,带头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明智的做法是优先选购明示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