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7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刘世锦支招改变中国制造业困境:减产能 放开市场准入

 发布时间:2015-11-23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如何改变目前的制造业困境呢?我觉得要退,要进”,11月1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财经》年会2016: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

  “目前相当大的一块制造业处在困境之中,全国工业大部分是制造业。从去年8月份开始,超过一年的时间,工业利润是负增长,这种局面再持续下去,金融、财政风险可能会进一步暴露。”

  刘世锦认为,经济转型可能有很多指标,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企业的盈利水平,至少盈利应该保持适当的增长。“这个指标如果好,其实速度低一点,高一点问题不大,或者说跟它对应的速度就是一个好的速度。”

  那么如何改变目前的制造业困境呢?刘世锦表示,要退,要进。

  第一,退就是要减产能到位。一定要痛下决心,要减产能。煤炭、钢铁这些行业产能过剩至少在30%以上,但是现在各个地方对减产能并不太积极。

  怎么来推动呢?刘世锦说,光靠市场的力量,在中国目前情况下还不行,光靠地方政府也不行。国家是要出面的。我提过一个建议,就是国家出面制定一个总的减产能的规划,按照现有的产能把配额分配到各个省,与此同时让好的企业可以不减,而且可以收购一些差的企业的产能。同时对于减产能的这一部分要有政策,包括要解决关闭企业的人往哪儿去的政策和债务政策,比如说能不能划拨一些国有资本到社保资金,对银行的坏账该认还是要认的,把指标拿出来。

  第二,进就是要进一步放开准入。最近几年放开准入在中小企业方面,特别小微企业上市制度改革这方面有很大的推进,这是放小,刘世锦认为还要放大。特别是带有行政性垄断问题的一些基础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铁路、金融、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等这么多行业。如果通过放开准入鼓励竞争以后,增长的潜力还很大。

  关于最近几天都很关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刘世锦指出,核心是加快要素市场的改革,就是让土地、资金、人员、技术等等要素充分的流动起来,有些是要出去的,有些是要进来的,有进有出,要素通过重新交易、流动以后优化组合,全方位的提升中国的要素生产率。

  刘世锦认为,中国下一步的投资重点是要提升有效率的投资。能够促进技术进步、降低成本,这种投资空间很大,中国更多的是需要这种投资。

  以下为刘世锦演讲实录:

  刘世锦:大家下午好,我们这一节讨论制造业的问题,我想面对现实,制造业是个什么样的现实呢?目前相当大的一块制造业处在困境之中,全国工业大部分是制造业。从去年8月份开始,超过一年的时间,工业利润是负增长,这种局面再持续下去,金融、财政风险可能会进一步暴露。所以我一直认为我们经济转型可能有很多指标,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企业的盈利水平,至少盈利应该保持适当的增长。这个指标如果好,其实速度低一点,高一点问题不大,或者说跟它对应的速度就是一个好的速度。

  那么如何改变目前的制造业困境呢?我觉得要退,要进。

  退就是要减产能到位,我们目前工业企业利润的负增长,主要受产能严重过剩五大行业拖累:煤炭、钢铁、铁矿石、石油、石化,它的PPI占到整个工业PPI下行的百分之七八十。他们利润的下降大体相当于工业下降的百分之七八十。大家知道由于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工业的PPI超过40个月负增长,最新的数字是负5.9%。怎么改变这种局面?一定要痛下决心,要减产能。煤炭、钢铁这些行业产能过剩至少在30%以上,但是现在各个地方对减产能并不太积极,我就不展开说原因了。那怎么来推动呢?光靠市场的力量,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之下还不行,光靠地方政府也不行,国家是要出面的。我提过一个建议,就是国家出面制定一个总的减产能的规划,按照现有的产能把配额分配到各个省,与此同时让好的企业可以不减,而且可以收购一些差的企业的产能。同时对于减产能的这一部分要有政策,包括要解决关闭企业的人往哪儿去的政策和债务政策,比如说能不能划拨一些国有资本到社保资金,对银行的坏账该认还是要认的,把指标拿出来。

  与此同时要进,我以为要进一步放开准入。我们最近几年放开准入在中小企业,特别小微企业上市制度改革这方面有很大的推进,这是要放小,我以为要放大。特别是带有行政性垄断问题的一些基础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铁路、金融、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等这么多行业,如果通过放开准入鼓励竞争以后,增长的潜力还很大。

  最近大家谈的比较多的就是电信资费下降的问题,有些相关的电信企业承诺说要降低资费,但是我们有信心吗?问题是你让他降而不是他自己降,怎么能够自己降呢?一定是要竞争。所以我一直倡导,能不能把电信市场放开,让民营资本为主搞一两个基础电信运营商去竞争一下,这样资费是可以下来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理应成为电信资费最低廉的地方。

  再一个领域是城镇化,我们城镇化的重点在什么地方?我以为像北京、天津包括石家庄,我们讨论京津冀协调发展,我以为这些城市本身潜力不大,关键是这些城市之间互联互通,将会有一大批中小城镇起来。这里面有些人可以出去,有更好的居住条件,但是前提是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资金的流动这些都放开,一些障碍需要消除,把这些障碍消除以后中国下一步基础设施,包括房地产的投资空间还是有的,所以我刚才讲的是要退要进。

  这里我再补充一下最近几天大家都很关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人说这是不是就否定了“三架马车”呢?我觉得如果仅仅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问题可能就误解,甚至低估了供给侧的意义。它的核心是加快要素市场的改革,就是让土地、资金、人员、技术等等要素充分的流动起来,有些是要出去的,有些是要进来的,有进有出,要素通过重新交易、流动以后优化组合,全方位的提升中国的要素生产率,我觉得这是供给侧改革的要义所在。它对应的实际上就是不要太多的寄希望于简单的刺激政策,我一直以为中国目前出现的所谓通缩,刚才讲了,我们PPI连续40多个月的负增长,这和发达国家出现的由于流动性不足出现的通缩是一回事吗?完全不是一回事。你把货币放的再松,对煤炭、钢铁需求能够增加吗?增加不了。所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问题,你要减产能,要推进产业的兼并重组,采取这么一些措施。与此同时供给侧的改革见效了,也会激发出有效的需求。比如说电信市场放开准入,鼓励竞争,资费会降下来,这是供给侧的贡献。

  有些领域说是不是再进去就多了?我觉得中国下一步的投资重点是要提升有效率的投资,能够促进技术进步、降低成本,这种投资空间很大,我们更多的是需要这种投资。

  最后简单说一下关于产业升级的问题,我觉得中国先得解决走出困境的问题,走出来再说转型升级。中国转型升级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把过去的粗放经营改为精细生产,很多也会有创新,但不是什么大的所谓颠覆性的创新,是很多微创新,主要是积累经验和数据。这就是德国4.0,是中国和德国的差距。另外一个方向是创新,这主要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距,最近应该说这方面的进展还是比较多的,我就不展开说了。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有一个特点,它在规模增长上可能不一定很显著,特别是我们现在讲增长动力的转换。新的增长动力对旧的增长动力的对冲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新的增长动力起来以后往往是采用新的技术,新的机制,新的商业模式,它不一定能增长很多GDP,关键是它能增加附加值,能增长利润,我们看到的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我们可能对新的增长动力,更多的期待还是怎么能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政府现在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政府比较习惯于做规划,包括创新也在做规划。我觉得创新有高度不确定性,主要还是要通过市场的试错过程来找到对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刚才讲的产业升级的两个方向,其实要求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企业家和企业里其他的人得有个稳定的预期,得想着今后三五年,甚至十年的事情,如果没有长期的预期事情是做不好的。长期预期就需要一些条件,保护产权,包括保护知识产权,排除泡沫经济的干扰,推动要素的流动,融资体制要改革,人力资本要培育等等,这些事情我觉得是政府要着力做的,谢谢大家!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