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豪利控股(Oxley Holdings)昨天宣布发行总额为1亿2500万元的四年期债券,包括1亿元的零售债券,票息率为5%,成为今年第四家发行零售债券供公众认购的本地企业。
另三家在今年较早时发行零售债券的企业分别是星狮地产(Frasers Centrepoint)、利华控股(Aspial Corp),以及鹏瑞利置地集团(Perennial Real Estate Holdings)。
此前,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企业零售债券仅五个。这意味着本地的企业零售债券数量,今年一下子提高了80%。
不过,星展银行固定收入部主管李福陈强调,今年发行的企业债券有141个,零售债券只占四个,发行率不到整体的5%,可见新加坡企业发行零售债券还未形成一股气候,只能算是一个开始。
星展也是上述四个零售债券的市场专属承销商(bookrunner)。李福陈说:“零售债券的数量还远远少于期望,我们希望能改变这种情况……一个最终目标是吸引外企在这里发行零售债券。要让市场发展和成熟,我们需要更广泛的投资者,以及更广泛的债券发行者。”
针对零售债券发行数量今年为何增加,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计量学副教授白士泮认为,美国联邦储备局还未加息,企业可借此赶紧发行债券,锁定较低新元资金成本。
此外,近年来金融管理局和业界积极发展更多以一般投资者为投资对象的金融产品。
李福陈则指出,今年发行零售债券的企业也曾发行机构债券。如今它们变得更有经验,因此可通过发行零售债券,令融资渠道变得更多元化。
融资渠道多样化,不仅能降低企业的借贷成本,也能减少它们对特定金融机构的依赖性。
Fundsupermart.com区域研究部债券及投资组合管理经理林伟德表示,企业发行零售债券的成本,不比发行机构债券高很多,只是获监管机构批准需时较长。
他指出,企业发行零售债券的好处就是,零售投资者对这种金融产品的价格较不敏感,企业可支付较低收益率。当然,这非绝对。
今年发行的零售债券纷纷被公众超额认购,挂牌交易后价格也均有上升迹象。以昨天在新交所挂牌交易的鹏瑞利三年期、票息率为4.65%的零售债券为例,集团原本只计划发行1亿5000万元的债券,其中5000万元供公众认购,1亿元供机构和私人投资者配售申请。
鹏瑞利置地集团总裁潘锡源昨天透露,整体有效申购额约6亿1800万元,而供公众认购的部分出现9.8倍超额认购,集团因此将发行规模增加一倍至三亿元。
昨天宣布发债的豪利控股也表示,若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集团会把发行规模增至三亿元。
该债券的公开发售最低申购额为2000元,并以1000元递增。申购截止日期为11月3日,票息将每年分两期支付。
林伟德说:“投资者喜欢零售债券在时间方面的确定性,包括来自票息和本金的现金流,也会喜欢它在投资点时已知的收益率。”
零售债券流动性有待改善
他指出,大部分零售投资者会“买入并持有”,所以零售债券市场流动性还有待改善,但随着更多零售债券发行、以及更多零售投资者参与,二级零售债券交易量或会提升。
不过,李福陈也说:“你不想要一个供过于求的市场,也不想要一个以交易主导的增长,而是要一个有真正投资者支持的市场,并通过一点交易来创造流动性。”
风险方面,林伟德表示,债券比股票更优先,万一发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债主会比股东更早获得赔偿。
另一方面,大部分以新元发行的零售债券未获得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林伟德说:“这让投资者无法断定,发债企业是否有良好的信誉。缓解这点的是,投资者可小额申购,如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