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浙江省桐乡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获悉,桐乡蓝印花布相关申遗材料已进入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网上审批环节,如果能顺利通过最终的专家评审,即可成为第四批非遗“国宝”,走上传承与保护的新台阶。
据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于去年启动,不同于以往的不限申报数量,此次,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申报项目数量不多于30项,这使各地申报竞争更加激烈。
桐乡市文化馆馆长褚红斌表示,桐乡蓝印花布能够在全省100多个非遗项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证明这项非遗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以及近年来桐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上所做出的努力。自上世纪80年代起,桐乡市文化单位和桐乡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桐乡蓝印花布厂有限公司等都加大了对蓝印花布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宣传,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也成为了浙江的省、市、县三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据了解,此次申报工作的一大特点是在申报书中要明确今后的保护单位,且保护单位须具备法人资质,这给保护单位明确了权限和职责,有效解决了以往一些“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据褚红斌介绍,今后5年,桐乡将建立“桐乡蓝印花布”数据库、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专题展示馆、蓝印花布同业协会,并确定产品标准,设立传承教学基地,复原林汉杰《民间蓝印花布图案》78幅图案等。
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陈亚琴表示,如今,国内几乎只剩下江苏南通和浙江桐乡两地在传承蓝印花布艺术,两者各有特色和长处。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位蓝印花布“国大师”等都已被南通收入囊中,同时,南通在蓝印花布的学术文化研究上做得很出色,而桐乡则在蓝印花布的生产性保护上做得特别好,此外,桐乡还涌现了丰同裕、蓝蓝、泰丰斋等国内知名品牌,并利用乌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广开门店、布局全国,扩大了桐乡蓝印花布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桐乡蓝印花布厂有限公司董事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继明表示,此次申报国遗,对从业者来说是一件十分受鼓舞的事,我们将努力让传统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焕发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据了解,桐乡蓝印花布厂有限公司接下来将加速“桐乡蓝印花布艺术馆”的建设,建立“桐乡蓝印花布研究中心”,努力设计出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作品,并及时投放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