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料和需求的双重打压下,本月国内
纱线市场疲势依旧,全棉纱市场报价弱势平稳,市场整体成交状况继续保持疲软之态,下游市场的变化仍不明显。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全棉纱价格近期将难有表现,然而在淡季来临,销售不畅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全棉纱易跌难涨的状况难以得到改善,未来价格重心或将继续向下。
全棉纱弱势特征明显
由于去年的大幅走跌至底,今年以来国内全棉纱价格小幅回升但依旧不温不火。32S和J40S全棉纱每吨仅上涨了200元/吨左右,全棉纱市场表现出“易跌难涨”的特征。持续上升的资金成本,加大了全棉纱企业的操作压力,下游的需求释放不及预期,至目前“淡季更淡”的特征明显;市场一度因旺季预期而炒作推高的纱价至3月底全面见顶回落,贸易商年初的“谨慎”心态再次显现,抛货兑现已成商家的“主流操作”。在市场需求不足以支撑行情脆弱的情况下,后期对纱线产品的回暖继续形成压力。
高昂成本原料遭替代品打压
由于整个纺织市场受到进一步打压,化纤产品自去年以来大幅跳水,如今没有明显的利多因素促使后期化纤价格反弹,然而有国家收储的支撑,目前棉价依旧维持在高位,由于目前棉花与短纤在价格走势上是相互依存的。目前棉与短纤价差进一步拉大,。而这些价格处于低点的大众化化纤产品,受益于需求结构的这一转变。使得粘胶短纤、涤纶短纤的比例逐年上升。促使下游企业减少棉花的用量而增加对短纤的需求。不少相对灵活的2万锭以下小厂纷纷转产纯涤纱、缝纫线、涤棉纱,使国内纺企的配棉比下降。这就导致了全棉纱的比重下降,对后市的反弹更加无力。虽然用棉比缓慢下降不会立即对棉花整体消费产生重要影响,但对短期纺织企业采购心理产生重大影响。
历年走势验证后期反弹乏力
(2011-2012年全棉纱J40S价格对比走势图)
通过2011-2012全棉纱品种走势图与2013对比,我们发现:近3 年行情均在前期走高在5月份之后均大幅回落,市场前后总体呈现“V”字型的趋势。笔者认为产生这个变化的原因在于一定的经济周期的变化。除却重大因素的影响对我们了解市场行情走向有一定借鉴意义。结合2011年的情况来看,我们更倾向于目前的走势是一个下降中间过程,另外从4月份以来走势对比来看基本符合我们当前的判断。
整体来看,目前的情况是国家扶持力度加大,资金面压力巨大,宏观面仍然黯淡。纺织企业全棉纱下游坯布销售不畅直接影响对全棉纱的采购量,去库化的缓慢过程注定了全棉纱难以上涨。在宏观经济短期很难回到高增长轨道的背景下,一系列的政策扶持要积累到一定量以后才能带来质的改变,否则全棉纱的弱势格局很难改变。因此未来或将呈现易跌难涨的局面,即便有所反弹,反弹的持续性和高度也会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