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慧:日益频繁的收购预示中国服企竞争进入新阶段
发布时间:2011-12-28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尽快让自己的企业贴近行业本质,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服装产业链创造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服装企业依靠原先相对单一的能力取得竞争优势将越来越难,必须在品牌定位、成本控制、渠道把控等方面全方位领先才能生存。
★资本市场估值的回落,开启了中国服装业并购的时代。那些战略清晰、管理到位的中国服装企业,可以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服装旗舰公司。
继波司登、雅戈尔、杉杉股份等服企大亨陆续展开收购计划之后,12月19日,香港利丰集团宣布,计划以大约27亿港元(约合3.47亿美元)收购香港上市的汉登集团控股有限公司(Hang Ten Group Holdings Ltd),并取得目标公司主要股东的同意。接近年关,在中国服装界有深度影响的大佬们频频出手进行并购,引人深思。
实际上,在2011年之前,中国的服装企业就开始了国际收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安踏斥资6亿港元收购了FILA品牌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业务。雅戈尔出资1.2亿美元收购美国新马公司100%股权。中国动向收购日本Phenix的91%股权等等。
中国服装界日益频繁的收购,预示着中国市场服装企业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作为后发市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服装市场的竞争状况与成熟市场有巨大的差异。在消费者、渠道、供应链等诸多方面,中国服装市场均不成熟,众多的市场参与者可以借助各种竞争手段取得生存空间,比如,成功聘请了一个代言人,设计了一款热销服装。但到今天,一招鲜吃遍天的竞争时代已经过去,服装企业开始了贴身肉搏,特别是在渠道费用暴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服装企业的竞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服装企业需要做的事情是,尽快让自己的企业贴近行业本质,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服装产业链创造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服装企业依靠原先相对单一的能力取得竞争优势将越来越难,必须在品牌定位、成本控制、渠道把控等方面全方位领先才能生存。而这些能力的不足,除了勤练内功外,通过并购将是最快速的方法。
从利丰集团收购汉登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来看,汉登集团创建于1959年,经营“汉登”、“H&T”和“Arnold Palmer”等服装品牌,其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和韩国,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也有业务。截至3月底,该公司旗下拥有大约790家零售店面。利丰作为服装供应链的巨头,通过收购汉登,一方面巩固了自身业务,一方面也将业务延伸到了品牌零售。
2011年,资本市场凄风苦雨,企业估值大幅度下滑。在这个过程中,泥沙俱下,好公司的投资价值凸显。这是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的一年,但作为有准备的产业投资者,这也许是借助并购壮大自身力量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可以说,资本市场估值的回落,开启了中国服装业并购的时代。我们有理由期待,那些战略清晰、管理到位的中国服装企业,可以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做大做强,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服装旗舰公司。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