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8

分类导航
财经新闻

我国实体经济流动性趋紧 货币政策料回归稳健

 发布时间:2011-11-07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今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成功压制住了“通胀猛虎”。虽然出现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总体经济呈现出平稳运行的态势。
  海外媒体分析称,今年最后两月乃至明年,中国货币政策方向料将仍“稳字当头”,操作层面则适度微调,从“偏紧”回归真正的“稳健”。
  实体经济流动性趋紧 政策微调有必要
  本轮紧缩政策始于2010年4月,为应对楼价增速过快的局面,决策层推出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打压高楼价;当年10月,由于通胀节节攀升,决策层选择加息,退出了金融危机时采取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而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提出稳健基调,但实质略为“从紧”。
  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已经下降至13%,已经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新增贷款4700亿元,是自2010年1月份以来21个月的最低水平。三季度新增社会融资总额也大幅下跌,从二季度的3.6万亿元下降至2万亿元,季环比下降43%。
  自2010年开始的这一轮紧缩政策,中国央行先后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21.5%的历史高位,并严控信贷总额。此举虽然在收紧流动性上效果明显,但从另一侧面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困境,推高了民间借贷利率,部分已开工项目也受资金短缺的影响而停工。经济学家认为,国内实体经济流动性趋于紧张,政策微调确有必要。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 转向宽松为时尚早
  多位经济学家在接受港媒采访时纷纷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应“稳字当头”、“静观其变”、“随机而动”。
  香港文汇报近日亦刊载文章分析称,中央当前在宏观调控政策上传出微调信号,主要是纠正前期政策中过度紧张的部分,但转向宽松基调,为时尚早。
  经济学家建议,在现有货币政策上进行微调,不是要大量供应货币,而应重点调整资金供给结构,降低政府的资金需求,推进利率市场化。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