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1

分类导航
原料信息

临时收储显托市效应 新棉价走势将稳定

 发布时间:2011-09-27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说起上一年度的棉花行情,大多数业内人士至今仍心有余悸。在跌宕起伏中,棉花市场步入了新的年度。“有收储政策托底,预计2011年度国内棉花市场总体将保持稳定。”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芳在日前召开的2011年度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上说,2011年全国植棉面积8018万亩,同口径比较增长4.1%;预计全国棉花产量738万吨,同比增长11%;新年度纺织行业发展增速或将持续趋缓,预计棉花需求仍维持上年度水平。 
   
  收储政策托市效果开始显现 
   
  分析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张显斌处长首先介绍了2010年度棉花市场形势和2011年度棉花市场工作重点。他谈到,2010年度纱产量2828万吨,同比增长7.1%;纺织品服装出口2399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进口棉花258万吨,同比增长2.9%;籽棉平均收购价格5.65元/斤,折皮棉24500元/吨,销售价格25800元/吨左右;32支纱价格平均33800元/吨,与棉花价差8000元左右。 
  张显斌表示,2011年度国家相关部门将在2010年度基础上继续做好棉花市场宏观调控,2010年度国家抛售储备棉100万吨,发放配额360万吨,铁路调运及时,市场监管方面也通过中国棉花协会多次发出行业预警。同时,有关部门加大了交易所监管力度,出台了2011年度临时收储预案,目前政策托市效果开始显现,棉价将呈现稳定走势。 
  高芳代表中国棉花协会向与会代表通报了全国棉花形势。2010年度国家统计局统计棉花产量596万吨,中国棉花协会统计为665万吨,差别主要在新疆。根据铁道部统计,新疆棉外运量250万吨,加上疆内自用等,新疆产量应在300万吨左右。纺织行业前期受全球经济复苏等因素推动,产销两旺,保持快速增长,后期随着经济复苏不稳、棉价大幅波动、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库存增加,开工不足,增速减缓。据海关统计,2010年度累计进口棉花258万吨,同比增长2.9%。棉价大幅波动导致纺织企业难以确定成本,大单、长单锐减,原料库存保持低位,棉花采购量有限,年度中后期市场成交清淡,商品棉周转速度缓慢。中国棉花协会监测,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还有近50万吨,接近常年水平,但同比增长近1.5倍。2010年度平衡情况,各部门会商产量670万吨,需求量减为1000万吨,缺口330万吨。 
  高芳表示,新年度国家已启动临时收储预案,如果市场价格跌破19800元/吨,将敞开收储。中国棉花协会根据收储价格和相关参数测算了籽棉收购参考价格,棉农据此交售棉花,交储企业不得低于籽棉参考价格收购。如果市场价格高于19800元/吨,则随行就市。有收储政策托底,预计2011年度国内棉花市场总体将保持稳定。 
  据记者了解,2011年度,受上年度高棉价、高收益吸引,棉农积极性提高,全国植棉面积有所增加。中国棉花协会监测,2011年全国植棉面积8018万亩,同口径比较增长4.1%。棉花播种以来至8月下旬,全国气候较适宜,预计单产高于上年,趋势为丰年,其中黄河流域和新疆棉区气候适宜,棉花长势良好,长江流域气候条件稍差,部分棉区单产有所下降。8月至9月上旬,黄河和长江流域部分棉区出现长时间阴雨寡照,对棉花产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产量预期较前期下降。中国棉花协会8月调查,预计全国棉花产量738万吨,同比增长11%。 
   
  纺织行业形势仍然十分复杂 
   
  当供给不再存有悬念,需求便成为决定棉花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多变、各类物资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等因素让纺织行业身处复杂环境之中。 
  高芳谈到,2011年度,纺织行业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复杂,产业快速增长存在较大困难。首先,国内通胀压力仍然较大,银根紧缩政策暂不会改变,企业融资困难、成本加大;其次,国际经济形势多变,需求回升不稳,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国际竞争力削弱,出口存在不确定性;第三,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各类物资价格上涨,成本提升过快,企业难以消化。因此,新年度纺织行业发展增速或将持续趋缓,预计棉花需求仍维持上年度水平。 
  “从国际上看,2011年度大多数主产棉国棉花丰收,产量将大幅增加,而需求变化不大,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供给略大于需求,棉价还有一定下行压力。”她说。 
  作为棉花的下游产品,棉纱和棉布的走势对棉花市场形势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表示,去年棉花价格大幅上涨,棉纺企业得到实惠,今年棉价大幅下跌,企业遇到很大困难。7月到8月上旬,价格下跌较大的阶段,也是棉纺企业最困难的时期,中小企业关停较多,大型企业勉强维持。8月初,临时收储工作会议召开后,行业信心提升,8月25日之后,棉纱和布价格上涨,预计下半年将会有一定起色。从目前市场情况看,9、10月价格会比较平稳,但11月之后不确定因素较大。从下游接单情况看,针织订单一般2个月左右,仍不愿意签长单;家纺重点立足国内市场;牛仔服装向外转移较多,对产业有一定影响。 
  “纺织企业希望棉价稳定,并且与国际市场棉价接轨。”朱北娜建议整个棉花产业应该上下游共同努力,做好棉花工作。棉纺企业也应该加强行业自律,提升管理和质量等方面的水平,减少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 
  无锡第一棉纺织厂副厂长章彦认为,生产经营环境严峻,外有全球经济复苏减速、外销市场持续萎缩,内有棉花原料价格大幅下跌波动、劳动力成本不断快速上涨、货币政策进一步缩紧、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等问题影响,整体市场处于阴霾、下滑的环境中,纺织行业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下半年棉纺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不容乐观,国内外的部分棉纺企业已出现限产、停产情况,对外出口也会随之成萎缩下滑态势。 
  从消费需求看,我国纺织产品70%依赖国际市场,纺织出口形势成为纺织市场走向的风向标。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新民说,今年下半年纺织品出口面临诸多困难,如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贸易环境变化、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国际市场回暖趋势尚不明朗,因此,下半年出口形势并不乐观。调研发现80%的企业开工率不足,中小企业关停较多,大企业相对较好。订单转移趋势加剧,且具有不可逆转性,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行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建立棉花产业长效发展机制 
   
  2010年度我国棉花市场经历“过山车”行情。棉花收购价格最低每公斤7元,最高达到每公斤14元,平均11元。收购企业与纺织用棉企业竞相攀比,哄抬价格,整个市场失去理性。当棉花价格开始直线下跌时,许多企业没有及时止损出货,一厢情愿地期望纺织市场回暖、价格回调,导致损失一再加剧。去年棉花市场,虽然棉农得到了实惠,但对这样的市场价格也并不认同,期待稳定的价格和可以预期的收益。 
  河南省棉麻公司总经理李进表示,目前纺织企业形势仍很严峻,前一段棉花价格稍有回升,主要是纺织刚性需求,补充库存。小型纺织企业大多关门停产,多数企业开工不足。 
  据他了解,对于新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棉农、流通企业、纺织企业普遍欢迎。农民对今年的棉花收购价格也有较高的心理期待,认为今年最好棉花价格能在每斤4.5元,每亩收益最好能在2500元左右。目前收购价格在每斤4.5元左右,棉农持棉惜售,多持观望态度,收购量很小。 
  李进认为,2010年度棉价暴涨暴跌主要是棉花供求矛盾失衡造成。一是植棉比较效益下降,挫伤了棉农植棉积极性;二是国家相关补贴政策不到位;三是棉花生长周期长,自然灾害影响大;四是我国棉纺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国产棉产量无法满足需求;五是国家储备宏观调控能力有限。 
  对此,他建议:依靠科技的力量发展棉花生产;建立常规收储制度;加快建立棉花物流体系;在资金使用上对骨干企业予以倾斜;及时、准确发布有关棉花生产、消费、进出口等方面的官方信息;坚定不移地推进棉花检验体制的改革。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认为,要建立棉花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他说:“中国棉花产业链比较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棉花产量能满足国内需求,缺口是两头在外,如果中国农民不种棉花,纺织企业将丧失话语权。棉花面积主要取决于价格,稳定在8000万亩需要政策支持,要保持合理的粮棉比价关系。”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