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棉成交放量 报价基本没有变化
发布时间:2011-09-17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据调查,9月14-15日,ICE期货以小幅震荡上行为主,且近月合约涨幅略大于远月合约,但中国青岛、上海、张家港等主要港口保税区2010/11年度外棉现货的报价却基本没有变化。
9月15日,青岛港印度棉S—6报价为20500元/吨,但实际成交价却可以下调至20300元/吨;美棉M级报价为21000元/吨甚至20800元/吨,而马克隆值超过4.7的美棉报价还要低500-600元/吨;贝宁和布基纳法索M级棉报价为20500-20700元/吨,实际成交价至少可以让利200元/吨;2011/12年度澳棉SM级报价21300元/吨,但成交价为21000元/吨左右。近几日来,由于几家棉商仍持有一定数量的2010/11年度美棉、印度棉和西非棉,因此外棉到港量有所上升。此外,尽管2011/12年度澳棉的品级和质量比较受国内用棉企业的青睐,但因产量、装运能力、销售渠道和价格等原因,澳棉在9月中旬的到港量并没有明显增加。
另据了解,9月14-15日,国内各主要港口外棉的成交量均明显上升,特别是价格偏低、内在质量比较好的西非棉和印度棉尤为明显,主要原因为:第一,近一周多来山东、河北、河南等棉区持续降雨和降温天气,不仅使当地新棉的品级和产量受到影响,上市时间也推迟了一周,一些本来库存可以坚持到9月下旬的棉纺厂不得不再次采购;第二,巴基斯坦水灾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持续数日,大水冲毁一定数量的棉田,根据有关部门的估测对产量的影响至少达到40万吨以上;第三,中国国家收储自9月8日开始以来,持续数日零成交,可见19800元/吨托底的意愿和力度比较强;第四,自8月中旬以来,虽然美国南部一些棉区美棉已陆续采摘上市,但由于皮棉品级非常低,纤维长度比较短,无法生成ICE仓单而且只有不足40%的棉花能满足需求方的采购条件,因此纺织厂对后期能否顺利购买到品质优良的棉花而担忧。
从目前情况看,市场分岐不断加剧,欧债危机的蔓延与奥巴马政府强推4470亿美元就业刺激计划相碰撞,令投资者很难抉择。而短期的各主产棉国天气情况的变化对盘面的影响“喜忧参半”,因此近期ICE将横盘整理等待时机。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