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协会多支持--产业用纺织品:加速实现低成本高性能
发布时间:2011-04-14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编者按:许多企业、科研机构及同行协会热情参与了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他们为“十一五”的产业提升作出了贡献,还将为“十二五”的新发展添砖加瓦。在现场采访多位企业家后深深感受到:尽管他们的产品应用范围不同,他们的事业理想也不尽相同,但却有着共同的心愿--希望产业明天更美好!
受访企业嘉宾:
★江苏旷达汽车织物股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介良
★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咏梅
★上海博格工业用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书平
★山东宏祥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占明
★北京五洲燕阳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安礼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谈昆伦
★香港无纺布协会理事长、国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自然
★美国无纺布协会常务理事、美亚无纺布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祖基
“十二五”有你有我
沈介良:在这个5年中,我们会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内饰面料的主业,并向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内饰面料方面发展,努力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公司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还在不断加强内部管理、降本节支,为市场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在这个5年中,我们会按照国家汽车工业和纺织工业的产业政策指导,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方面加大投入及产出,从而使企业销售和利润均稳步提高,为国家、社会、股东创造价值。
马咏梅:东纶按照纺织“十二五”的要求,今后几年主要致力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包括创新和规模两个方面。水刺行业容易受原材料波动冲击,在近期原料频繁涨价的困境下,水刺企业最该在增加附加值、开发差别化上作文章,以增值产品引导市场应用。能先行发展的大企业应该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求创新,东纶的战略规划将体现大企业示范作用。
刘书平:博格今后两三年的发展目标是做好传统产业的技改升级。国内现有的滤材生产多是采用引入国外工艺的消化吸收,近几年企业正集中力量进行升级改造,更新设备、创新工艺,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标准。另一方面,企业目前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且更容易实现大产量、大幅宽生产。
崔占明:今年是公司第3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这5年,企业要在2010年销售5亿元、利润5000万元的基础上,计划实现销售25亿元,同时规划新工业园项目。围绕5年目标,企业着重于产品开发,适用于大型工程的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布已经在去年下半年投产。产品幅宽从最大6米增加至7.2米,在水利、机场、垃圾填埋工程中有效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企业针对南水北调工程的需要,在后整理工序创新方面采用加糙处理,增加了土工布的摩擦力,增强了土建结构的缓冲性。
董安礼:“十二五”期间将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我们在这5年的规划目标,首先是在保持技术领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扩大生产规模,初步预计至2015年末达到1.5亿~2亿元的销售额,毛利率接近50%;第二是建设五洲燕阳的第二个工厂,在北京继续保持区位优势,创造利润空间。
谈昆伦:在“十二五”期间,集团将继续开发新产品,通过热塑板材的开发与生产,努力实现我国交通轻量化;同时大力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大生产碳纤维多轴向织物用于航天航空事业,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5年争取实现销售30亿~50亿元,利税10亿元以上。
今年前景特靠谱
沈介良:伴随着旷达2010年上市,今年公司开工状况和员工的精神面貌比任何一年都好,呈现出产销两旺。
马咏梅:由于去年四季度原材料大幅涨价致使有的水刺企业出现限产停产现象,产业处于低迷期。但是,今年以来,非织造卫材的市场需求量加大,消费者对一次性用品需求旺盛,企业恢复正常满负荷生产,应该是今年开年的好景象了。近期日本地震可能引发需求增加,让市场趋势扑朔迷离。
刘书平:今年前3个月,公司生产线开工非常饱满。企业开发的可阻挡1微米级粉尘的高精度滤料已经基本完成中试阶段,预计下半年企业将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
崔占明:粗略估计,今年国内土工布用量约在300万吨,除了各类基础建设项目以外,作为今年国家重点兴农举措的防治旱涝灾害的农业水利建设将成为又一个拉动内需的项目。再加上一些人工湖景观、饮水工程需求,土工布用量将持续增长。在这种市场趋势下,我们努力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产品研发。
董安礼:五洲燕阳是由军需品生产逐渐转向民品生产的企业,公司的贮水软囊、贮油罐、输液软管道等产品的应用面不断扩大,预计今年实现销售额2500万~3000万元。在出口市场,公司经过两年努力开发的特种野外输送管道,已经获得了相应国家的准入许可证,今年可计划完成销售1500万~2000万元。
谈昆伦:2011年工作目标是实现销售15亿元、利税3亿元。如今,玻纤多轴向风电叶片基布产品已经占到了公司较大的比例,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将织物延伸到玻纤板材,以替代金属。我们凭借设备研发基础,通过采用低成本工艺,不断拉伸产品线,今年8月,我们自主研发的玻纤板材生产设备也将面世。
愿为产业多出力
沈介良:我们很愿意为国家纺织工业,尤其汽车及交通用纺织品领域作应有的贡献,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特别是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与国外院校、科研机构及同行业合作,与国际产业接轨。
马咏梅:东纶是产业用协会水刺分会的会长单位,承担着上传下达政策方针,引导自律规范经营,组织行业学术交流,促进开发新应用方向的责任。
刘书平:优势企业能为行业作贡献的一方面就是领先技术革新,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博格已经在践行,不断用新技术替代传统工艺设备。
董安礼:我们做的是领域窄、技术强、利润高的特种纺织品,有些产品是可以与国际领先技术媲美的,因此,我们力争占领前沿,不断增加纺织软制品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和赢利水平,能够为未来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科技与品牌贡献率做出一点成绩。
杨自然:中国香港无纺布协会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同是中国不同地方的两个行业组织,我们对大陆协会的工作是非常支持的。两个协会之间交流丰富,包括展览、论坛、互相拜访等,这对中国非织造布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黄祖基:美国无纺布协会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的合作最主要的一项是向中国引入国际化的产品标准及测试方法。中国非织造布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不断涌现新品种、开发新应用,但新产品的推广是需要有准确的相关标准和测试方法保障的,美国一些较为先进的标准和测试方法可以借鉴给中国同行。
需要协会多支持
沈介良:很希望本届行业协会能考虑成立汽车交通工具用纺织品分会,加强对行业产业的联盟合作。我个人最关注国际汽车面料生产商的发展趋势、科研合作、兼并重组等信息。
马咏梅:在产业发展遇到困境的时候,协会最好可以帮助协调政府、上下游,起到平衡产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刘书平:中小企业的技术革新需要持续的资金、时间和市场投入,像博格去年投入技改资金8000万元,基本是前几年的总和,今年还会投资8000万元,并且项目建设周期较长,约两年才能达产。因此,希望新一届协会能在政策优惠和应用渠道等方面给予支持。
崔占明:希望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能在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的题目和路径上提供帮助,也符合专家倡导的“产、学、研、用”创新模式。其次,协会可否以组织某领域产品交流评比的方式进一步引导行业自律。
董安礼:非常希望新一届协会加强信息渠道服务。因为对企业创新来说,提供信息比提供资金更管用,通过信息交流,企业能把握科研方向,得到货真价实的回报。
杨自然:希望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可以推动企业更广泛地走出国门与世界同行交流,更好地适应中国产业的发展和参与更高级别的国际竞争,得到正确的信息。另外,我还希望协会能包容不同的意见,给多方人士多一些话语权,有助于企业更顺利地开展工作。
黄祖基:要相信中国的非织造布应用市场一定会火暴起来。生产企业需要创新实现低成本高性能。未来,中国要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我提出三点建议:提高技术创新、重视环保责任、选择多元竞争。尽管目前中国非织造布产品尚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已经呈现出较大的进步,前景良好。谁也逃不开环保的责任,既然石油资源无法控制,那就需要减少对非再生资源的依赖性,选择生物基材料及树脂类材料,提高循环再利用的能力,这也让企业多元竞争有了空间。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