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0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中国男装调查:转移 一个产业升级的实验

 发布时间:2011-03-2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转什么,留什么,中西部发展什么?
  杉杉的做法是转移。
  他们将两个工厂转移到安徽和福州,以降低劳动成本,留在宁波的工厂则做技术开发。
  “从沿海到中部,对中西部是一种机遇。”领秀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斌说。
  同样的看法也来自于美尔雅老总杨闻孙,“中部劳动力至少有5年的优势。”
  在新尝试过程中,“要提升比较优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说,“首先要研究东部怎么升级,以及怎么向中西部转移,以实现优势升级空间调整。”
  而杜钰洲前段时间到河南安阳考察四个工业园时,红火的场面给他留下了很深印象,“原因在于成本低。”
  同样,东莞润田服装公司四年前,就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了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
  但招工情况并不如人意,怀集分厂用工需求是600-700人,但去年春节过后只招到了200多人。
  所以,润田服装公司决定去湖南郴州再开分厂。
  “以前到外面办厂,是碍于对方招商引资的面子,现在真的要转移了。”雅戈尔董事长李如成说。的确,“自去年7、8月开始,沿海大量定单转移到河南。”河南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说,2010年河南内销就增长了30%,外贸增加了50%。
  正是看到这样的机遇,“中西部各省市出台了各类优惠措施,争抓机遇。”一位业内人士说。
  比如,在河南滑县,政府投资15亿元,建设总面积达八九千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配套设施,并对第一批入驻的企业免收3年租赁费、所得税等,还给每家企业3万至5万元的安家费。
  而2005年郑州提出“中国女裤看郑州”后,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当即批示:蓄势而上,打响郑州女裤品牌。后来他到服装园区考察时,提出了“要把服装园区建好,让河南服装腾飞。”
  2009年中国服装协会把河南作为中国服装产业转移试点地区后,徐光春又要求要抓住机遇,把这个事情做好。
  而《河南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河南纺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基本形成先进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成为以科技和品牌为引领的纺织工业强省。
  同时,河南还在税收、金融担保、工人培训与招工等方面给予了支持,“这种氛围是前所未有的。”李刚说。
  显然,河南人力资源优势是其他省份不可比的,但加工水平和管理还存在问题。
  于是,去年他们创办了河南服装技师技工培训学校,并在人口大县设立分校。同时,在全省开展“巧媳妇千百亿”工程,把八百万巧媳妇当做财富挖掘出来。
  其实,重庆、四川等地也在蓄势待发。
  但是,“要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准自身优势。”陕西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陈会安说,陕西要把科技、教育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实际上,今年元月1日颁布的服装纺织防静电和阻燃标准,就是按照陕西标准制定的,相关仪器也由陕西生产。
  由此,陕西服装行业协会去年专门组织了专题报告会,邀请陕西省纺织科研所、陕西元丰纺织科技公司领导和专家,进行最新防静电防护服装国家标准培训。
  同时,他们还举办了第三届日本重机生产管理培训班、特种防护服装生产许可证申办程序培训班……而武汉,则“主动引进韩国大邱16家企业,以健全产业链。”武汉市服装商会秘书长李群宝说,2010年他们去韩国参加釜山纺织服装博览会后,18家韩国企业又回访武汉,并决定在武汉发展。
  显然,中西部要健全产业链,东部企业要培育新优势,实现二次腾飞。
  但是“要转什么,要留什么,企业要有很好的规划。”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说。
  “东部要趁搬家之机‘弃旧择新’——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说。
  而中西部要健全产业链等环境,“品牌转到内地来,也不要只是一个厂的转移,而是系统转移。”湖北省服装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林友松说。
  “产业转移至少包含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物流产业的转移;同时也是文化、创意时尚产业的转移。”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也这样说。
  而要完成高层次转移,“企业之间要开展资源、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多元合作,学会用新技术、新观念武装发展服装产业。”中国服装协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国强说。
  比如,李宁的荆门工业园,是公司和其供应商一起打造的,核心企业是由广东、上海、福建等各地多家公司组成。
  “我们不要担心被整合,只要能整合,就能优化自己。”比蓝国际投资顾问总裁李凯洛说。
  如此一来,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沿海企业则利用研发、品牌等优势,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从而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
  但问题是,东部企业在沿海还有多大提升空间?
  而就是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四川、湖南等省份也缺人。”广州市番禺创信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振昌说。
  显然,当劳动力价格不再便宜的时候,加工贸易在中国就难以为继。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即使当前中国农村还有1亿左右劳动力未转移,留给中国外贸的转型过渡期也就仅仅10年。
  而从另一方面看,东部和西部开启的民工大战,说明东部企业运营水平和西部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同层次竞争的问题。
  “转还是不转,怎么转,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复杂了。”步峰鞋业董事长林鸿鸣说,产业转移的问题,他还没有想好。
  看来,比较优势已经到头了。
  中国发展需要重新构建新模式。
  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走出第一步。
  “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升级转型都比较困难。”周德文说,“升级转型需要技术、人才支撑,目前大部分温州中小企业还在求生存,根本不可能去升级转型。
  他认为,现实的方法是,提升比转型更重要。
  “温州市政府应极力鼓励企业走向产业联合,引导龙头企业整合中小企业,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具备抗风险的能力。”他说,在整合的基础上实现行业提升,有条件整合升级的企业可以适当转型。
  但在张燕生看来,中国企业可以有20%的企业顺利转型,20%的企业会在转型过程中被淘汰。
  那剩余的60%企业,则需要打一场转型攻艰战。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