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硫黄市场一扫年前的阴霾,价格快速拉升至高位。以炼制中东高含硫原油为主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因应用先进技术、率先实施硫黄回收,成为此轮行情的受益者。截至昨天,该公司环保硫黄回收装置本月内生产的硫黄一下线即被销售一空。
根据该公司的统计,截至3月10日,以原油加工中含硫气体为原料的硫黄回收装置已累计生产硫黄31.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3.4万吨,增收1.6亿元,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大连石化是中国石油最大的炼油基地,加工的进口原油硫含量最高达到2.8%,比国内大庆原油的硫含量高出20多倍。目前国内外对石化企业生产排放和产品硫含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大连石化生产的相当于欧Ⅳ标准的京Ⅳ、沪Ⅳ、粤Ⅳ标准汽柴油中硫含量均不得超过0.005%。为达到严格的排控目标,大连石化将硫黄回收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率先实施硫黄回收。
他们应用先进技术将加工原油时产生的含硫气体引入硫黄回收装置,采用有机碱性化合物吸收气体中有毒的硫化氢,然后通过不充分燃烧和催化转化等方式生产出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硫黄。这项先进技术可同时满足产品硫含量、尾气排放以及装置安全生产等多方面要求,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降低污染、保护环境。随着硫黄产品应用的日益扩大和硫黄市场价格的快速提升,大连石化的这套硫黄回收装置还将产生更为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据悉,硫是石油中除碳、氢外的第三个主要组分,常见的原油含硫量多在0.2%~5%之间,也有极个别含硫量高达7%。目前世界上低硫原油储量仅占17%,含硫原油占30.8%,高硫原油比例高达58%,并且这种趋势还将进一步扩大。2010年,我国进口中东含硫原油6000万~7000万吨,其中多属高硫原油,炼油行业面临的脱硫制硫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