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9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全行业打造“纺织强国” 更为重要在“十二五”

 发布时间:2011-02-24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如果说“十五”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业是发展机遇最重要的时期,行业比较优势得到充分释放,中国纺织服装大国的雏形显现,那么进入“后配额时代”的“十一五”,中国纺织服装业彷佛变得“命运多舛”起来: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飞涨、外部贸易环境多变等等。但即便在如此形势下,全行业仍然获得了快速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评价说,“十一五”是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最好的5年。但更重要的是在“十二五”时期,全行业应该更加谨慎地来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
  如果说过去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更多是依靠“人口红利”、简单的加工贸易等因素做大,那么近年来,全行业已经在“阵痛”中逐渐清醒,开始选择走“调结构、转方式”的升级之路,从依靠数量的贡献向价值的贡献转化。
  杜钰洲分析,纺织服装业在“十一五”期间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其中一个原因是“十一五”是行业技术进步最快的5年。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则将针织行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比喻为中国铁路的大提速。他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结构。从市场结构看,原来针织品大概70%依赖国际市场,30%为内销,但到了“十一五”末,内销约占到55%左右;从生产结构看,针织的纤维加工总量已突破了1300万,在整个纺织服装的纤维加工里占据1/3;从表现看,目前以金额记的针织服装占全行业服装的55%,以产量计的大概占65%。
  随着“用工荒”的加剧,劳动生产率在“十二五”期间备受关注。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全行业平均每个企业的用工数从2005年的272人下降到2010年的202人,用工减少了25.7%,而每个企业的销售额从人均5505元增长到7524元,增长了36%。全行业里,平均利润率大于3.97%的企业,平均每个企业在2005年的用工数为291人,2010年为235人;平均利润率小于3.97%的企业里,平均每个企业在2005年的用工是264人,2010年是184人。从这些数据来看,行业劳动利润创造的价值提高了,而人数减少了,正好说明行业具有创造性的工人相对多了。
  此外,杨世滨表示,行业内还会出现“大企业化”倾向;产业集群化进一步加强;产业协作将更加顺畅。而对企业内部而言,首先劳动生产率会提高,“我不认为针织行业中所有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的品牌,大量的企业需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自己更快发展。”其次,他建议企业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内销上,充分重视销售网络和网络销售。“未来网络销售的潜力非常大,而且这可能对企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