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第三周原棉价格在盘整中有涨
发布时间:2010-12-20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棉市窄幅盘整,购销僵持,成交减少;化纤原料萎靡不振,售价仍然呈疲软下滑之势;纱布市场则行情沉闷,价软续跌之势尚无改观。12月第3周,花纱布市场总体上仍然未走出沉闷清淡走势。
受我国11月棉花进口量及纱线产量增加的影响,周初ICE期棉出现利好,13、14日曾发力上扬,14日主力3月合约竟数次触涨停板145.97美分/磅。纽约棉期利好面也推动着国内棉市走势,周初郑棉期货、电子撮合等棉价也出现上扬。16日ICE期棉又发力上涨,拉动国内郑棉期货、电子撮合等棉价也小幅高开。但是总体上看,在“高价位运行”的国内棉市上,面对着纺纱企业纱线库存增大的现实,购销僵持局面仍然迫使棉价回调下行,周三各棉市棉价又小幅回调,而且成交量相对仍然在减少。国内现货棉市虽然价格表现“稳定”,并未下降,其实也是售棉企业低价不肯出售,用棉纺纱企业不肯提价购买的相互对立僵持,成交量减少的局面。相对而言,高等级原棉需求尚好,售价略上涨也能够成交。
2010年12月第三周原棉价格虽然在盘整中有涨有跌,但是总体上还是略上涨,如电子撮合1101、郑棉期货1101、CCindex328分别上涨298元/吨、290元/吨、396元/吨的幅度。纽约棉期1103、FCindexM分别上涨13.15美分/磅、9.60美分/磅的幅度.
从2010年12月第三周郑棉期货、电子撮合等交易价格“近跌远涨”的表现来看,国内“高价位运行”的棉市,供需不平衡的“价值杠杆”,仍然在暗中发力撬动着原棉市场中、远期价格走向。现在的“近跌”和“远涨”是否都仅是“假象”,抑或是既有“真”亦有“假”,还是另有“隐情”?但是不管如何,这却是目前国内棉市“购销僵持成交少,买费斟酌卖亦难”这一购销双方犹豫观望心理和市场混沌态势的另态表现。终端消费市场萎顿,是2010年12月第三周化纤原料和纱布的价格仍然难以有所起色的根本原因。与上周相比,化纤原料虽然仍然连续下降,但是降幅收窄,涤纶短纤累计下降400元/吨、粘胶短纤累计下降1300元/吨,分别比上周少降50元/吨、500元/吨。纯棉纱线降幅也比上周收窄,C32SD棉纱累计下降600元/吨、JC40SD棉纱累计下降400元/吨,分别比上周少降1500元/吨、1600元/吨。涤棉混纺纱受涤纶短纤价格下降的打压,不同混纺比的混纺纱价格下降幅度也有所不同,如T65/C3545SD就累计下降800元/吨,但是相比而言,高涤混纺比的OE纱销势稍好。人棉纱价格仍然续疲软走低。坯布价格虽然未明码降价,但是成交价格却因为品种差异而有不同幅度阴跌。
后期国内棉市将何去何从,则是需要我们予以密切关注,随时把握的。特别是国内外金融政策的些许“变化”,都可能引发棉市连锁“波动”,这是尤须重视的焦点。但是从眼下市场走势看,在购销双方的业内人士都对市场失去信心,徘徊观望心态下,新年前花纱布市场将仍然会延续窄幅波动、平稳盘整的运行态势,难有大起大落的震荡。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