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可以忍耐到什么限度?
朝鲜周二炮袭韩国一处岛屿,并造成人员丧生,再次清楚地彰显作为半岛近60年僵局主要特征的一个安全悖论:虽然朝鲜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更弱,但它却能够随心所欲地对韩国实施打击,同时还不担心韩国还手。
韩国总统李明博(中)周二在国防部长Kim Tae-Young(右)和Gen. Han Min-Koo(后)的陪同下抵达国防部控制中心。
自朝鲜战争在1953年以一纸停战协议而结束以来,朝鲜通过致命或可能致命的暴力行动对韩国做出了30多次挑衅。它曾炸毁韩国一架飞机,刺杀韩国总统府成员,向韩国军舰开火,并通过陆路或水下派遣特种部队杀害韩国人。
韩国的反应多种多样,有贸易制裁,也有切断通讯和经济援助,但从来没有采取过军事报复措施。而这样一种模式看来很有可能还会延续下去,尽管周二的炮袭是朝鲜在战后第一次打击韩国的陆上目标。
服务于金融企业的风险咨询公司有关化险咨询方面的(Control Risks)驻北京分析师吉洛姆(Andrew Gilholm)说,摆在韩国面前的问题是,这些攻击的严重程度再提高多少,任其而为、表明朝鲜实施打击没有代价的风险,就会超过刺激朝鲜做出过度反应的风险;我自己认为其严重程度还没有达到那么高。
韩国面临的一部分风险在于,作为其最大城市和首都的首尔离朝韩边境仅隔30英里,而朝鲜已经在边境地区布置了数百台火箭炮,几分钟就可以打到首尔。朝鲜还拥有数百枚中短程导弹,可以打到韩国的任何地方。
除此以外,韩国9,000亿美元的经济体位居世界第15位,并集中了电子、钢铁、汽车和石化等行业的一些全球知名制造企业,如果朝鲜半岛爆发敌对行为,这些行业就会蒙受损失。
首尔警察科学研究所(Police Science Institute)朝鲜问题分析师Yoo Dong-ryul说,朝鲜认为韩国绝对不会反击,这一点已经被朝鲜了然于心;他们知道韩国人民和韩国政府是害怕战争的。
韩国总统李明博(Lee Myung-bak)一位幕僚说,李明博周二间晚发言说,韩国应当惩罚朝鲜,力度是朝鲜打击力度的数倍。但同一位幕僚在早些时候说,李明博在召开高级安全顾问紧急会议时,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确保此事不升级”。周二炮袭事件过后,李明博没有公开亮相。
此事离韩国巡逻舰“天安号”沉没事件仅隔数月之久,是李明博面临的一项新的考验。天安号当时是在朝韩海上分界线最西端岛屿附近沉没的,造成46名海军官兵丧生。
事件发生后两个月内,李明博都没有归咎于朝鲜,直到军舰残骸被分批打捞出海,一枚朝鲜鱼雷的爆炸后残片被发现。他下令实施多项经济惩罚措施,但选择范围有限,因为韩国已经收紧了对朝鲜的援助,并已遵守联合国安理会(Security Council)在去年平壤核试爆后实施的其他制裁措施。
就连一项象征性的惩罚措施,当时李明博也没有完全实施。但这项措施是朝鲜批评得最为猛烈的,即通过喇叭向边境另一边进行宣传鼓动。朝鲜威胁向喇叭开火。
曾在平壤担任计算机科学教授、现身在首尔的高层朝鲜“脱北者”Kim Heung-kwang说,当初韩国政府对天安号事件的应对应该更加强硬一些;它拖延了宣传反击措施。
(来源: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