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3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阳江:内外兼销 寻找服装销售“新大陆”

 发布时间:2010-11-1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作为阳江传统优势产业,服装鞋帽产业在经历数轮大浪淘沙后再度崛起。2007年至2010年,3年时间,阳江服装鞋帽行业订单量翻了一番。在市服装鞋帽行业商会成立3周年之际,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内外兼销、品牌战略、产业集群逐渐让阳江服装鞋帽产业“脱胎换骨”,带领整个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
  内外兼销,寻找销售市场“新大陆”
  2007年11月9日,市服装鞋帽行业商会成立,雄心勃勃地想要挽回行业10多年前的辉煌。然而,当各种理想的规划还没来得及展开,2008年初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行业内大多数企业不得已停产。
  受挫如此之重,皆因企业太依赖于外销。痛定思痛,望着一片沉寂的工厂,会长刘信江与商会其他负责人几经思索,决定带领大家冲出这场阴霾。他们从全国各地请来了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向130名会员“传经”:分析市场走向,讲解销售战略、管理经验等。与此同时,还带领会员们走出去“取经”,先后到增城、深圳、福建石狮、晋江等地工厂考察学习。
  连续4个多月的培训与学习,经历“破茧成蝶”的痛之后,会员们思想上达成了一致,信心也有了大大提振。当金融风暴的影响渐渐减小,各家企业陆续开工,与之前不同的是,他们不再单一地依赖外销,而是内外兼顾,并积极寻找市场的“新大陆”,在珠三角等城市的批发商场设摊点推介产品。
  2009年下半年,整个行业基本上全部恢复生产,据统计,皮鞋行业内外销各占50%,服装业30%外销、70%内销,形势逐渐向好。
  内生动力,品牌战略初显成效
  金融危机之后,在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国外市场需求不足等不利因素交织时,阳江服装鞋帽业却稳步提升,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少企业已开始及时转向,从贴牌加工型转向品牌型。
  羽威实业有限公司在这方面作了成功的尝试。该公司董事长戴振秋介绍,十多年来,公司一直以加工型为主,但在金融危机后,他们意识到应围绕自主品牌建设全力突破。2009年,在“广东省名牌产品”单上,羽威羽绒榜上有名。目前,羽威在省内多个城市开设了专卖店,在其他省份也逐渐设定了代理商,销售业绩非常显著,在国内羽绒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
  与羽威一样,卓士、美果等服装企业均加快培育了自己的品牌,多次在省内外服装节上展示风采,斩获了不少订单。商会中多位企业老板还意识到,加工型企业要向品牌型迈进,既要把品质提升到精益求精的高度,更要学习知名品牌的管理经验。目前,行内多家企业已摆脱家庭作坊式,在管理方面实现了大的突破。
  产业集群,服装鞋帽业“抱团”突围
  在市服装鞋帽行业商会成立3周年之际,几位负责人对下一阶段发展作出了美好的规划。“商会业内企业多是中小型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必须进入工业园区内规范发展、树立形象,形成效应。”刘信江介绍说。目前,高新区内已规划了占地300万平方米的服装鞋帽产业园区,将建设粤西、广东乃至全国知名的服装鞋帽产业基地,集生产、销售、展览、流通等一体。
  产业集群规划的落实,将促使阳江服装鞋帽业内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吸引并派生出一批专门为生产性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服务型企业。可以预见,大部分企业将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流程,以另一种形式“抱团”突围。“该产业基地的推进,将成为阳江服装鞋帽业发展的新引擎。”刘信江信心满怀地说。
  除该产业基地之外,还将在高新区平冈打造真皮皮鞋专业镇,在江城区白沙恢复劳保鞋生产基地,在阳东县合山打造针织机械专业镇,使更多的阳江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这一切,有望在五年内全部实现。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