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充裕供需失衡棉价涨不停 PTA补涨呼应高价棉
发布时间:2010-11-11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截至目前,棉价已轻松跃入“三万元时代”。支撑棉价由9月份节节攀升至今,虽有新年度国内外棉花市场供需失衡的刺激,但也离不开宽松货币政策下资金充裕的推波助澜。
宽松货币政策
成为棉价上涨引擎
棉花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中的一员,美国是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中国当前已是全球最大棉花进口国和消费国,国内棉花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棉花出口,棉花供需矛盾不能自我化解势必受到制约和影响。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大宗商品备受市场资金的青睐。其中,ICE棉价已是从2008年历史高点98.45美分/磅上涨至144.60美分/磅,上涨幅度接近47%。此轮上涨行情始于美国洲际期货交易所,7月中旬美棉期货开始发力并不断冲高,带动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价格走高。可见,从宏观经济环境上来看,宽松货币政策是数月以来国内外棉价联袂走高的主要动力来源,宽松货币政策是棉价上涨的沃土。
供需失衡 支撑国内棉价持续走高
供需失衡固然是支撑棉价上涨主要原因,但更深层次的还是棉花价格长期处于偏低的位置,国内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均有国家最低收购保护价,但棉花既是国内主要农作物,又是事关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作物,至今仍没有国家最低收购保护价,棉价长期以来偏低挫伤了棉农植棉的积极性。
近几年来,棉价偏低导致棉花种植面积缩减明显,棉农植棉积极性不高是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2008/2009年度和2009/2010年度全国种植面积减少近1400万亩,主要在于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恰逢新棉集中上市,新棉上市棉价低迷,棉农种植积极性受挫,种植面积减少。与此同时,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已连续5年减少和产量连续3年减少,更是奠定了国内外棉价上涨的基础。
纺织替代品PTA 补涨呼应高价棉
目前,随着人民币升值和通胀压力的增大,出口利润在减少,用工成本在增加,“一减一增”给纺织企业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年初以来,棉价持续上涨,棉价上涨后受益最大的在于前端环节,比如棉花和纱线销售环节,而并非下游成衣生产贸易企业。
近期,PTA价格已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这更是和高价棉花相呼应,当前PTA价格强势上涨已成为棉价高位震荡的有效支撑。
综上所述,目前支撑棉价上涨的资金和供需因素犹存,但鉴于棉价已是屡创新高,追高风险在不断加大,建议以持币关注为主。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