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棉花价格及市场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0-10-11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棉价上涨是在预料之中的,政府也很明白。今年农产品大涨,主要因素是农民劳动力价值成本进行了从新评估。农民认识到他们劳动力的价值远远高于在农地里的劳作价值。而农产品多年来的低价格高投入,被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所代替。农产品不得不涨。我们看到新疆棉花采摘费用,一个人一天的劳动会收入300多元。内地一亩棉花产500斤,按5.5一斤才3300元。除去费用,一亩地算上劳动成本在内也就是2600元,这是今年的高价格,往年3元一斤,不就是1500的总产值嘛,一亩的总产值不足5天的劳动价值。就是今年的产值按5.5计算3300元,是农民在新疆采摘棉花7、8多天的价值。目前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农副产品都显现出这一问题。我到市场买刚采摘下来的花生,2.5一斤,比去年每斤多了0.5元。农民说,我们一家三口到地里一天才采摘了100斤,收入总量250元。我们三个人打工一天就是300元。明年谁也不种地了。农民不愿意在家守着那几亩地,那样富裕不了。需要打工,每月都在3000左右。一个月的工钱就是一亩地棉花的总产值,所以,费工费时的棉花农民不愿种。不种,产量就低,产量低就得涨。涨到面积增加了,供求平衡了,就可以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大家都认为今年农产品价格高了,棉花高了。是比较而言的。大蒜现在还是6元--8元,绿豆也是6元。不是啥张悟本的替罪羊,是农民劳动力价值得到体现的结果。道理明白了,棉花价格是涨是跌,大家就应该清楚了。中国需要8000万亩棉花种植。这一面积保证,政府不会强加给谁去种,只能依靠市场调剂。况且国储需要补库。01年棉花价格高起来是情理之中的。一方面促使面积增加,一方面促使纺织产能缩小。一方面增加国家储备量进而增加话语权和调控能力。多高国家会管?可以说,目前看,棉花涨价没有影响GDP,也没影响CPI,到下游服装和人民必需品还没有感知到涨价的风潮。所以,这样的价格还被市场所消化了。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