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1

分类导航
原料信息

全军覆没之后下游企业接手 亚洲第一“华联三鑫”重组复活

 发布时间:2010-09-15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2008年,位居亚洲第一的PTA生产企业“华联三鑫”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远东化纤”注资9亿元,重组“华联三鑫”。重组后的“远东石化”去年销售额103亿元,净利润也达到4亿元。如果你跑到滨海开发区,遥望最东面的“远东石化”,白天能看到滚滚的白雾,那是三条生产线加足马力后的水蒸汽,晚上能看到那里灯火辉煌,在黑暗中星星点点特别美丽。
  金融危机最后一刻:2008年9月30日因资金链断裂倒闭。
  近况:重组后去年销售额103亿元,起死回生。
  2008年9月30日,受金融危机大环境、行业周期性波动和企业经营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叠加影响,“华联三鑫”出现资金链断裂,突然倒闭。
  20多天后,“远东化纤”注资9亿元,重组“华联三鑫”,开始一场复活计划。
  “远东化纤”,9亿重组“华联三鑫”
  对于俞剑龙来说,2008年的10月24日是个特别的日子。他所在的“远东化纤”投资9亿元,买下“华联三鑫”,并改名“远东石化”,而他也搬进了“华联三鑫”的大楼,成为了远东石化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
  “华联三鑫”倒闭之后,究竟谁来接盘,在当时众说纷纭,谁也没有想到,与“华联三鑫”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的“远东化纤”居然最终站了出来。
  记者从绍兴县宣传部了解到,浙江远东化纤集团的知名度和见报率远远没有“华联三鑫”、“江龙印染”等企业高。但实际上,“远东化纤”在接手“华联三鑫”之前,年销售额已近100亿元,其董事长徐茂根一直以来都非常低调。
  俞剑龙说,关于“远东化纤”为何能接手“华联三鑫”,要从普及什么是PTA这个知识点开始。所谓PT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在国内市场中,有75%的PTA用于生产“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最主要的纺织原料。作为亚洲排名第一的PTA生产基地“华联三鑫”,可以说是整个绍兴纺织行业的上游。
  “远东的主打产品是‘华联三鑫’下游产品涤纶丝,下游企业接盘上游企业,相对不是特别难。”俞剑龙说。
  在纺织产业链(棉、毛纺织除外)上,从上游往下是这样的:PTA-聚脂-化纤-织造-印染-服装。改名后的“远东石化”已经涉足了“聚脂—化纤—印染”三个阶段。

  绍兴县政府“出手相救”
  “华联三鑫”能顺利重组,始终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出手相救”。但在当时,关于政府应不应该救企业,各界争论了很长一段时间。
  “华联三鑫”倒闭时,有媒体采访其老员工,就有人感叹:如果没有政府出面,只能回家种田。倒闭之时,在“华联三鑫”的办公大楼看到最多的是讨债的,包括各路原料商、采购商、集资借款人及银行。
  绍兴县县委报道组组长冯文华告诉记者:“绍兴县委、县政府在第一时间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应急处置措施,包括派遣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进驻企业,积极做好摸清企业资债,维护企业秩序,加强安全保卫,拟定重组方案等工作。”
  有一个人不得不提--绍兴县经贸局局长孙忠富。据说他为了解决“华联三鑫”重组问题,在其大楼的5楼专门设立了一个办公室,与“远东化纤”的董事长徐茂根的办公室正对面。
  至于政府层面究竟出了多少力?两年后再次采访,记者已无从打听。但有一些数据和情况,从相关部门得到了证实:“华联三鑫”重组一共注资15亿元,其中“远东化纤”出了9亿元,剩下6亿元来自绍兴县滨海工业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关于这家国企的投资,有一个协议:政府监管不经营;收息不分红;盈利即退出。另外,为了减轻重组压力,绍兴县委县政府对银行作出“三不”请求--不随意撤贷、不附加担保抵押条件、不增加企业贷款负担。
  重组15天后恢复第一条生产线
  重组之后,“远东石化”最大的任务就是恢复生产。
  “PTA之前是我们的上游,对于这些装置,我们都是新手。”俞剑龙说,“幸好除了高管之外,‘华联三鑫’的原班人马都留在了‘远东石化’。”
  据了解,90%以上的“华联三鑫”的生产员工都留了下来,并提高了工资待遇。绝大多数中层干部、技术人员、销售精英都选择留在了“远东石化”。
  正式接盘后的第15天,也就是2008年的11月7日,“华联三鑫”停机一个多月(9月29日正式停产)的PTA装置重新启动,并顺利恢复生产。据说那天晚上,徐茂根关上手机,睡了这几个月来第一个安稳觉。 
  32天之后,12月9日,第二条生产线也恢复了生产。
  2009年的4月20日,第三条生产线恢复生产。俞剑龙说:“‘华联三鑫’留下的三条生产线,在去年4月终于全部恢复,在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上,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和金钱。”

  “远东石化”去年销售额103亿
  所有人都瞪大了双眼,看着“华联三鑫”能否起死回生。
  “远东石化”的总工程师王汝栋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压力很大。“到2009年的11月,公司的180万吨生产线上的PTA产量已达140万吨,开工率达80%,在行业内已是领先,算是开足了马力。第三条生产线今年4月下旬才开始投入生产。”王汝栋觉得,2009年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华联三鑫”被并购之后如此快地起死回生,开工生产,原因何在?一位员工用PTA的废料给记者说了段“故事”。
  当地收购旧货的小商贩或许还记得,在“华联三鑫”门口,整条马路上的废料曾经堆积如山。“华联三鑫”处理废料都是自己掏钱的,倒贴给这些人300元/吨的处理费,让对方帮忙运走。而如今,这里引进了一套废料回收设备,进行分类和回收,很多企业上门来收废料,好的废料卖过3000元/吨的价格,就算最差的也要卖500多元/吨。
  正因为这样,2009年,“远东石化”的销售额达到103亿元,净利润为4亿元。
  “华联三鑫”起死回生
  “在一年多时间里,全球的化纤原料价格没有大起大落,‘远东石化’利用原来的产能,实现了几近翻番的业绩增长。”俞剑龙认为,“远东石化”快速稳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缘于控制生产成本,深挖了企业的能力。
  为减少成本,“远东石化”想了不少办法,尤其是在节能减排上。
  如工业取水,由自己的水厂配套处理工业用水后,用水成本可以从原来的1.9元/吨,下降到0.3~0.4元/吨;如热能供应,由远东热电厂直接供气,停用3台35吨燃煤锅炉、3台130吨燃油锅炉,投资3亿元兴建集中式供热供气项目,每天省下70万元。
  另外,“远东石化”将萧绍地区大批原先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纳入自己的供货版图,在50公里供货半径内,全面推行无包装的槽罐运输,很多下游企业正在为此改建专门的原料接口。“‘华联三鑫’在运输的时候用的是袋包装,每次运输的成本是六七十元,而槽罐运输大大减少了成本。”
  “三条生产线,负荷已开到设计能力的110%,产品基本零库存,今年已启动了120万吨的PTA生产线扩建项目。”俞剑龙概括了“远东石化”当前的生产经营形势。
  据“远东石化”的统计报表显示,今年前七个月,已实现销售值84亿元,净利润超7亿元。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