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8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吴江化纤产业强势崛起

 发布时间:2010-09-07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9月2日-3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我市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和吴江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世界主要化纤生产国家和地区的行业领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以及国内外重点化纤及相关企业的代表参加会议。 
  大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温祥华作了题为《持续创新,加快转型,努力打造一流“纺织之都”》的演讲,江苏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建中就《聚酯涤纶发展方向的探讨---规模化、集团化、差别化趋势》、江苏中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边树昌就《PTT聚酯纤维的开发及应用》作了专题交流。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吴江已经成为国内纺织化纤重地,标志着吴江化纤业的强势崛起,已经在业内取得一定的话语权。记者带你走进会场,聆听大会上的“吴江声音”。 
  吴江化纤业已走在全国前列
  “进入新世纪以来,吴江纺织化纤产业抓住发展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取得了显著成绩,无论是产业规模、经济总量,还是技术装备、行业机构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已基本形成了从化纤到织造、印染、服装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值得其他地区的化纤企业学习和借鉴。”来自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的领导和全国各地的专家这样评论。
  2003年以来,吴江市纺织化纤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市各相关企业凭借后发优势,在装备、产品定位、管理理念等方面定位明确,产品迅速占领了下游市场,逐渐自成品牌,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产业竞争优势。2009年,吴江市化纤总产能已经达到200万吨,约占全国产能的6.1%,其中绝大部分是涤纶长丝企业,氨纶企业有2家、芳纶企业有1家。
  在加快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吴江化纤产业正瞄准技术附加值高的细旦、多孔、吸湿排汗、海岛丝、阳离子丝等差别化产品,在设备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上,先进硬件配置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产品很快占领高端市场,如恒力集团的超亮光涤纶长丝、多孔丝,盛虹集团的超细纤维、PTT纤维等。许多化纤企业如恒力、盛虹、新民等的产品差别化率都在70%至80%,远高于全国水平。值得骄傲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吴江化纤纺织成功抵御冲击,甚至取得了快速增长,发展势头明显好于全国。今年上半年,吴江纤维产量增长21%,增速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化纤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门户效应逐渐增强,在纺织化纤产业集中的盛泽地区,已经形成一批龙头企业,正发挥着良好的带动作用。恒力在2009年销售超过168亿元。在产品定位上,该公司追求高端、品牌,大陆多孔丝专家的名号已经声名远播,并得到认可。同时,吴江民营企业灵活的体制和机制、地域文化的包容性、地方政府和金融部门的服务等方面都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不仅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其他地区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
  化纤业的改革调整任重道远
  吴江化纤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原料结构以涤纶长丝为主、织造机械以喷水织机为主、纺织品以薄型中低档织物为主、产业空间布局以盛泽为主、投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五大特点。但是这些特点也决定了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经历金融危机洗礼后,这种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充分暴露,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纺织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技术创新不足以及环境容量制约等方面。因此,吴江纺织化纤产业亟待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链结构。
  有关专家在分析时表示,吴江纺织化纤产业以聚酯涤纶为主的化纤产能已经形成200万吨规模,但在吴江地区还没有聚酯涤纶的主要原料PTA的生产企业,与年产200万吨的聚酯产能不相配套。同时,纤维原料使用形式单一,在吴江主要以涤纶长丝为产业链的起点,真丝、亚麻、羊毛等原料都很少,使用形式比较单一,纤维的改性研究、多种纤维原料的组合应用和研究以及新型纤维原料的开发研发能力不足,纤维原料还不能满足高档面料的开发需要。
  与原料结构矛盾相比,产业链结构矛盾、产品结构矛盾、装备结构矛盾等同样比较突出。据悉,目前吴江的印染加工能力与织造不相配套,服装行业发展滞后,新型聚酯纤维、高性能纤维等及其后加工产业滞后。尽管这几年当地政府积极引导纺织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但除了恒力、盛虹等极少数企业外,产业整体研发投入比例明显偏低。因此,企业在自主创新与产品研发能力上有待提高,产业链研发合作有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和开放性有待完善,现代化治理结构及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科技创新助推化纤产业升级
  本届大会上,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我市企业家在交流时提出,吴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化纤纺织生产基地之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摆脱以同质化发展及自主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立足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提升技术装备,鼓励企业差异化竞争;其次要抑制落后产能的发展,并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或转移出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常规产能;三要积极推动同类企业及上下游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大做强一批重点企业,并充分发挥其他行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吴江化纤产业要加快产业链结构调整,积极向两端延伸发展,尽快完善产业链。专家指出,吴江纺织化纤产业要加快发展上游PTA等原料,主要满足当地生产企业需要;加快产业链最高附加值的终端服装配套,并不断强化服装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吴江产业链的地位和整体竞争力;适度发展具有本地市场优势的其他化纤品,如黏胶、锦纶、氨纶、非服用纤维等;加快新型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的开发和使用,强化产业用纤维及应用一体化开发,围绕品牌服装面料、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三大领域,突出原料、面料、最终产品三个环节,着力拓展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市场领域。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及有关专家在会上还提出,吴江纺织化纤产业要提升印染能力和水平,发展绿色着色技术,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环保生产,发展色纱、色织面料的开发生产。在现有基础之上,吴江化纤产业要充分发挥当地专业人才优势,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校、上下游研发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纤维产品研发为核心,带动上下游产业向差别化、功能化发向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在充分发挥吴江纺织产业集群优势的同时,化纤产业要抓住当前的历史发展机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调整,促进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