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9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为何高档服装偏爱进口面料

 发布时间:2010-08-05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我国服装进口面料主要是化纤产品,占进口面料总数的60%-70%。据14家典型服装企业使用面料的情况统计,棉、毛、丝及其混纤服装面料中有70%-85%为国产面料,麻及麻混纺服装面料中有98%为国产面料。近年来,随着我国化纤技术的发展,化纤面料的进口逐年下降,但是一些高档品牌的服装还是喜欢选用进口面料。 
    服装企业选用进口面料的主要原因是国外产化纤面料的外观风格、手感性能、疵点、悬垂性(成形性)、颜色这五方面的质量更胜一筹。调查分析资料表明,进口高中档化纤面料的主体为涤纶差别化长丝面料,少部分为其它新型化纤面料及其混纤面料,主要来自韩国、台湾、香港、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可见国产化纤面料的品质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今天就分析一下国产面料与进口面料的差距。 
    品种相差较远 
    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和台湾,其最新面料的纤维组成已经发展到2-4种,多的达5-6种纤维混纺,通过纤维结构变化和织物组织结构的变化,实现仿真、超真效果,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我国目前新型化纤的性能还不稳定,应用还不普遍,混纺面料平均使用纤维1.3种。 
    国内功能性纤维单纤过粗。本身是舒适性纤维,但手感和风格不符合夏季穿着要求。 
    美观性有差距 
    国内化纤印染仿真、超真主要通过“碱减量”实现。“碱减量法”的风格变化少,对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是需要逐步取代的工艺。 
    “碱减量法”处理普通涤纶织物,其结果是织物柔软度增加,表面极光改善,但缺点是风格单一,面料制成服装时的成形性下降,织物的丰厚蓬松感、表面滑糯或滑爽感仍然不好。 
    国产涤纶织物给人的印象是比过去柔软,但制成制服类面料硬挺度不足、丰满度差、表面滑糯或滑爽度不足。悬垂类面料多半采用低密织造,织物软但纱线硬,织物不能自然平滑下垂。面料的显色性不良,外观呆板均一、没有天然纤维的自然外观。因此韩国、台湾等地的涤纶面料大量涌入中国内地市场。 
    色光方面 
    国产面料的颜色不够鲜亮,纯度不够高、比较灰,因此使面料看起来色彩混沌,有种不太干净的感觉;国产印花产品印制中拔白处白度不足,细经、线条延续性差,缺少生动性,印制精确度也较来样有差距;利用进口坯布、进口设备、进口染化料生产的面料,其色彩的鲜艳程度、光泽感和色彩重现的准确度,依然无法做到与国外产品同样的水平。 
    手感方面 
    国外面料厂家生产的高档面料大多是含有多种新型纤维组分的面料。由于融合了多种纤维的优点,其悬垂性、柔软度和光泽度往往超过天然纤维织物。新合纤面料以纯涤纶长丝或以涤长丝为主,新颖优美、手感柔软蓬松、外观华贵高雅。 
    国内的产品,有些虽然从外观上看差别很小,但手感较薄,悬垂性、弹性等指标如果国外产品。手感也不及样品柔糯、丰满。 
    成衣后的性能 
    外观与进口产品相似的面料,经相同剪裁、缝制、熨烫后,穿着后的感觉不一样。国产面料在剪裁、轧衬和蒸汽熨烫过程中,面料扩张度、缩水率等与进口面料不同是重要原因,做成成品后其尺寸已经与原尺寸产生了较大的差距,影响面料与衬布粘合及外观质量,造成服装加工中换片率高。合格的面料成衣后,不能达到服用的某些要求,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资源上的浪费。 
    我国的面料产品虽合格,但与国外面料相比,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在质量上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很多品牌服装还是选用了进口面料来进行服装生产,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面料,高档服装要昂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