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77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草帽不起眼,一年销售千万美元

 发布时间:2010-08-05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8月3日,又一个浙商投资项目落地投资热潮中的新疆--由宁波合盛集团投资70亿元的硅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在新疆石河子市正式落户,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有机硅产业基地。   从把慈溪乡间的草帽卖到全世界,到挥动铁铲奠基硅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宁波合盛集团董事长罗立国这位宁波慈溪的“草帽大王”,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之路。一双善于挖掘商机的双眼,在紧盯快速成长的新材料产业的同时,20年不离草帽这一起家产业。细细打听,原来这传统的草帽编织行业,年年收益稳定,单论收益率,表现毫不逊色。   一天销出上万顶金丝草帽   “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都有编帽人。”这是流传在“草帽之乡”慈溪市长河镇的一句谚语。宁波合盛集团董事长罗立国出生在此。   33岁那年,放弃国企“铁饭碗”的罗立国借来2万元,租了6间农舍,领着8位编帽农民成立了慈溪市申谊工艺品厂。创业的第一天,他就放下豪言:“要让长河人编的帽子飞向世界。”   如今,再去打听打听一顶合盛造的慈溪金丝草帽,你猜多少钱?卖到美国,最贵的要二十多美元一顶。   “Gap、Gucci、DKNY……这些国际大牌,不少产品都是合盛贴牌生产的。”合盛帽业有限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王女士掰着手指头,报出一串国际时尚品牌,合盛已经给这些国际大牌做了不少贴牌生产。   罗立国的“草帽梦想”没有落空,合盛带着长河人的希冀飞出了国门,远销美国、日本、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有产品全部出口,平均一天销售上万顶,生产线全部开足马力,400多人的工厂,都快忙不过来了。”王女士告诉记者,慈溪传统的金丝草帽很受国外客户喜爱,连英国女王、日本皇室都是合盛纯手工编制金丝草帽的“粉丝”。   这是罗立国多次打点行囊,飞赴日本、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取经”的结果,不仅带回了新设备,更带回了先进的理念。在公司的样品间里,上千种的帽子、手袋、围巾让远道而来的国外客户都交口称赞。   “虽然目前帽业在合盛集团所有产业里的比重最小,但罗董始终没有丢掉。”王女士说,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个项目不仅是董事长罗立国起家的行业,也是集团所有涉及行业里,目前唯一做到“领头羊”的项目。   “一年出口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很了不起了,利润率基本都能保持在10%左右。”也正是这个原因,罗立国在行业里一做就是20年,投资的其他行当赚钱再快,他始终没有放弃帽业。   多元投资,未来钟情“工业味精”   在草帽业里摸爬滚打多年做成草帽大王,让罗立国明白一个道理:传统的悄无声息的手工编织业,与机器轰鸣的现代工业相比,“身子骨”还是不够强、不够壮。于是,这位“草帽大王”又开始领着新的队伍二次创业,给这家从民间传统工艺产业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头上,戴上了附加值更高的科技“帽子”。   2001年开始,罗立国创办了宁波罗宁硅酮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硅橡胶(24890,375.00,1.53%)产品,开始向高科技领域进军,开始与硅材料结缘;2003年,他又创办了宁波合盛磁业有限公司,生产钕铁硼。   合盛在新材料领域的触角也探得越来越深,这次在新疆投建的硅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瞄准的正是有机硅材料行业中关键的原材料产出。有机硅被称作“工业味精”,在建筑、电子电气、汽车、日化和纺织等下游产业应用十分广泛,随着近年来有机硅材料消费量的增长,有机硅行业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速。   罗立国表示,合盛集团用十多年时间研发掌握了有机硅的核心技术,目前年产能力8万吨,在石河子的40万吨有机硅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有机硅产业基地之一。此前,宁波合盛集团还在黑龙江黑河市投建了年产5000吨多晶硅及配套14万吨工业硅项目,“未来硅材料产业将是合盛跨越前行的重头戏。”罗立国告诉记者。   记者手记   针头线脑也有生意经   一根吸管能卖多少钱?8厘!一根吸管能赚多少钱?8毫!但义乌人楼仲平却将之做成了世界最大的吸管生产供应商。纯利润10%左右,这不是个暴利行业,却比很多行业的利润高很多。   就算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4,1天生产1亿根吸管,1天的销售额也就80万,一年销售撑死2亿多。但这样的企业却是市场经济中最稳定的群体之一,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杀出血路”的“草根英雄”已经稳稳占据自己的市场,而领头人,绝非一般英雄,兵强马壮后他们会继续征战沙场,但他们不会放弃自己的领地。   浙江最不缺的就是商人,温州防火打火机,欧美客商一找上门,1992年下半年到1993年,就从500家增加到3000家;义乌吸管企业1995年才四五家,1年后就增加到四五十家。“1间民房、1台机器、几个工人,就是一个工厂。”楼仲平说,混战后,倒下的倒下,领头羊都是“血路”杀出来的。   比起高科技,资本密集行业,门槛低、产品简单、售价低廉的产品,就像一张有着丰盛菜肴的饭桌上的米饭,总引不起别人的注意。但其实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也许有着稳稳当当的前景。   针头线脑、拉练、纽扣、易拉罐……浙江的角落旮旯里,藏着很多“草帽”英雄.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