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政策调控预期增强和下游纱线行情转凉,国内棉市有所降温。部分棉花企业销售意愿增强,甚至小幅让利促销,而纺织企业原料库存相对充裕,采购谨慎,另一方面,棉花进口配额已经陆续发放,纺织企业采购进口棉积极性增强,6月下旬至7月上旬青岛、张家港、上海等保税区内寄售棉库存大幅减少。国棉现货成交清淡,现货价格走势平稳,期货价格小幅回落。
7月9日,内地标准级棉均价18364元/吨,较上周上涨73元/吨,涨幅0.4%,比上周缩小0.7个百分点;郑州棉花期货9月合约结算价18150元/吨,较上周下跌100元/吨,跌幅0.5%;北京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电子撮合交易9月合同均价17692元/吨,较上周下跌247元/吨,跌幅1.4%;合肥国家棉花交易中心电子撮合交易9月合同结算价17830元/吨,较上周下跌110元/吨,跌幅0.6%。13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18416跌2,2级18866跌2,4级18057不变,5级16921涨5。基本保持稳定,但纺织企业观望情绪浓厚,双方成交状况依旧不佳。
笔者认为,近日棉商出货意愿比较强,棉价也保持稳定。但多数纺织企业观望情绪比较浓厚,愿意采购的均压低价格,因此采购量非常少。多数棉花企业人后当前风险比较大,都愿意出货,但并不愿意降低棉价。因此,只要库存充裕的纺织企业坚持观望。双方成僵持状态。预计近期内棉价将维稳为主。
TBS信息中心: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