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资讯】
1、上周郑棉价格小幅走弱。尽管郑棉受到新花较高成本的支撑,但未来将逐步回归消费主导的逻辑。储备棉持续轮出下市场供应逐步趋于宽松,而订单不足及加工利润亏损抑制了纺企对新花采购的积极性,同时新冠疫情再度变异引发大宗商品下跌风暴,棉花也受到拖累,美棉下跌将进一步打击国内市场情绪,预计郑棉后市将逐步震荡走弱。周内郑棉主力合约结算价周均价21594元/吨,较前一周下跌123元/吨,跌幅在0.6%。
2、11月22-26日,市场平稳运行,郑棉继续横盘调整。新疆籽棉收购基本结束,轧花厂日收购量明显下滑,收购价也稳中趋降,棉企工作重心转向皮棉销售、移库等方面。下游棉纱价格阴跌不止,累计下调空间近1000元/吨,棉花、涤纶短纤等原料价格又处高位,纺纱利润下降较明显,部分棉纺厂甚至产销倒挂。由于缺少中长线订单支撑,纱布累库越来越突出,大量占压流动资金,部分企业开始降价销售。当周当周,储备棉投放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从周一的2万吨左右降至1万吨左右,同时企业竞拍热情也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下游订单情况不理想,成品持续累库,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3、轧花厂积极出货,现货市场一口价和基差报价均有所下调,基差对应CF201合约新疆棉3128级指标略差基差多在1000-1350元/吨,但纺企承受力不足,实际成交仍较少。周后期期货市场有所下跌,但下游点价成交不多,纺企挂单多数在21000元/吨附近或更低。多数纺织企业困境难改,现货市场采购积极性依然较差,对于新棉价格仍在持续观望,继续保持刚需采购,整体市场成交不温不火。储备棉轮出资源缩量,但市场整体供应仍较为宽松,需关注后期的储备棉轮换政策。目前新疆棉花收购进入扫尾阶段,预计11月下旬到12月初基本完成。虽然进入11月机采棉的收购价已经降至10元/公斤以内,复采棉的收购价更是大幅回落至6.5元/公斤附近,但近期棉籽价格也出现下滑,对企业降低加工成本较为不利。当前资源大部分仍集中在加工厂手中,后续企业持棉成本将进一步上升。
5、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1月21日,美国棉花收获进度为75%,比前周提高10%。印度棉花协会数据显示10月份印度新棉上市量为53万吨,同比增长15%。巴基斯坦新棉收获完毕,加工数量大幅高于上年水平。澳大利亚产区蓄水充足提振棉花总产预期,该国棉花装运协会表示全产业链在为可能到来的历史最大量做准备。
【纱线资讯】
1、粘短市场平静,目前化纤厂稳价意愿较强,价格变动不大。最近一个月,化纤厂签单量欠佳,下游补货意愿不强。本周,粘胶短纤行业累库,开工率有所提升,约在7成左右。现货市场,中端货报价13800-14000元/吨,高端货报价14000-14200元/吨,部分贸易商报价13500元/吨附近,成交可商谈。
2、江浙涤纶短纤厂家报价多数维持稳定,商谈出货,交投气氛略减淡,1.4D主流报价7200-7300元/吨左右,实单商谈意向或在7000-7250元/吨。商家基差报价基本维持在01合约0到+280元/吨之间,尾盘约折6900-7200元/吨左右,实单商谈。福建涤纶短纤厂家报价维持稳定,1.4D报价7300元/吨短途送到,实单商谈或在7000-7200元/吨左右。山东、河北涤纶短纤商谈走货为主,价格重心下移,追高谨慎,1.4D半光主流7100-7300元/吨左右,实单商谈。今涤纶短纤厂家产销整体一般,高低仍有差距,低位20-40%、高位80-100%。
3、进口纱内盘价格维持阴跌,成交持续弱化。广东部分小服装厂已经关停放假,一些大型服装工厂计划12月陆续放假,下游需求维持弱化,叠加上游棉花价格阴跌,贸易商整体对后市心态较弱,个别贸易商出现降价抛货的现象,成交一般。价格方面:河北市场进口棉纱价格持稳,贸易商乌纱C32S织布用主流品牌报价28800~29000元/吨附近,市场成交行情偏淡。江浙进口棉纱价格稳中偏弱,贸易商印度中上品质OEC16S机织可漂报18000-18100元/吨附近,买盘气氛维持弱势运行。
4、上周棉纱现货销售平平,成交重心略有下移,商家多有让利。多省市限电虽缓解,但因市场上订单不佳,纱厂的开机率并未大幅回升。目前因棉纱价格仍然较高,下游订单不佳,织造厂仍谨慎观望为主。大多纱厂现货库存进一步上升,部分纱厂库存至30天左右。而纱厂利润则持续缩窄,部分纱厂已经开始亏损。目前市场订单处于青黄不接阶段,春季订单量不大,缺乏持续性。而夏季订单基本未开始大量下单。市场上现在成交多以40S高配、精梳40S、60S等品种为主,下游采购力度依然较弱。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