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疆棉花交售接近尾声,总体看今年籽棉平均收购价格低于去年,在7元/公斤左右,较去年低0.2元,但折皮棉价格高于去年。主要影响因素:一、市场供应充足,纺织企业不急于采购新棉。一方面,今年棉花产量增加,据中国棉花协会测算,全国棉花总产550万吨,同比增长11.5%,其中新疆产量为443.5万吨,同比增长12.27%。另一方面,储备棉轮出丰富了市场供给,增加了纺织企业的选择范围,2016/17年度轮出延长至9月底,纺织企业原料库存较为充足,11月上旬有关部门又公布了2017/2018年度储备棉轮换有关安排,企业预期稳定,采购意愿不高。二、棉籽价格下跌,皮棉成本增加。新年度以来,由于大量榨油企业关门停收,带动新疆棉籽价格持续走低,仅有1.5-1.7元/公斤,较去年低1元左右。棉籽价格的走低,使得新疆皮棉加工成本上涨,主要等级籽棉折皮棉价格在16000元/吨左右,较去年高约1000元。
进入12月,新疆棉区大部进入收尾阶段,北疆加工企业已基本停收,南疆仍有加工厂在继续收购。截止11月30日,全疆采摘进度达到96.61%,交售进度达到94.3%。目前市场上剩余的籽棉质量不均,手中尚有少量籽棉的棉农也加紧交售,南疆地区收购价格下跌至6.2元/公斤左右。新疆棉花加工正处于旺季,截止12月3日,累计加工总量为371.56万吨,其中兵团加工量125.39万吨,地方加工量246.17万吨。
纺织行业处于传统淡季,企业订单减少,原料采购意愿较低,新棉销售价格回落。受此影响,上周(11月27日-12月01日)国内皮棉现货价格维持跌势,12月1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B)收于15845元/吨,全周下降37元/吨。国际棉花价格受美元贬值影响而持续上涨,ICE棉花期货近期合约收于75.43美分/磅,上涨3.2美分;CotlookA指数收于83.15美分/磅,全周上涨1.55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