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2,较2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扩张区间。
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相反。国家统计局此前一天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PMI为51.8,高于2月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考虑到3月天气转暖,经济活动开始提速,因此历史上3月PMI相较于2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以PMI数据出现季节性回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分项指数显示供需两旺局面。代表生产经济活动的“生产指数”以及反映未来国内需求的“新订单指数”同步PMI指数,分别从上个月的53.7%和53.0%上升至54.2%和53.3%,改善幅度分别达为0.5和0.3个百分点。
反映海外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也持续改善,这与OECD领先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说明全球经济温和复苏拉动中国出口。
3月“产成品库存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双双回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企业库存周转加快。
章俊表示,虽然近期PMI持续改善过程中,大中型企业情况明显好于小型企业,但小型企业PMI在3月出现明显反弹,从上个月的46.4%升至48.6%。鉴于小型企业的PMI依然低于50枯荣线,因此是否能持续跟上大中型企业改善的步伐有待观察。
同时,他认为,工业生产复苏的可持续性不强。
根据统计局数据来看,主要是两类企业扩张比较明显:一类是高技术制造业,3月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4.2%,高于制造业总体2.4个百分点;第二类是传统行业,特别是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PMI连续两个月上升,3月均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章俊称,考虑到高技术企业在制造业中的占比有限,因此拉动工业生产主要还是上游基础原材料行业。而上游行业需求旺盛主要是基于对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前景乐观情绪。工业增加值数据在最近几个月的改善幅度有限,完全跟不上PPI反弹的节奏。
鉴于目前全国范围内房地产调控升级,短期内急刹车可能会引致年内存在政策超调的风险,从而有可能导致房地产投资失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