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90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超三成“潜江裁缝”回乡谋发展 潜江服装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发布时间:2017-02-10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两年前,还有一些广东、福建的老板开着车来这里接工人,但现在几乎看不见了。”2月9日,潜江市王场镇裁缝舒代梅指着镇路口方向说。

  1994年,22岁的舒代梅和工友们踏上南下的列车,在广东、福建等服装企业打工。如今,40多岁的她已结婚生子,在家门口的“强宇制衣”厂工作。

  1998年,潜江推出“阳光工程”,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将服装大军以“潜江裁缝”的品牌整体输出。期间,该市财政、农业、劳动、妇联、教育等9部门联合成立了“潜江裁缝”劳务品牌指导小组,通过精心培育和引导,让15万农民“洗脚上田”,掌握一技之长。潜江裁缝凭借人数多、技术好、勤劳诚信等特点,纷纷下沿海、闯海外,形成闻名全国的一支劳务大军。“潜江裁缝”于2007、2008年连续两届入选“中国十佳劳务品牌”。高峰时,潜江人在外创办服装企业逾1000家。

  星移斗转,势异时移。来自该市经信委的统计,15万潜江裁缝中,已有5万余人回到本地发展。

  在该市张金、渔洋等乡镇,沿途不时可以看到各种服装加工企业的招牌,这些遍布城乡的中小服装厂和作坊,几乎都是由回归的“潜江裁缝”所创办。

  近两年,这里的服装厂如雨后春笋涌出。初步摸底,仅张金镇就有近200家作坊和中小服装企业,吸纳就业过万人。

  从凭一把剪刀出门饱肚子,到举家返乡挣票子,回归“潜江裁缝”选择背靠本土大企业,以“合作伙伴”的身份融入当地服装产业链。2014年,田辉正、田红英夫妻从广东打工回来,在家乡张金镇创办“正荣制衣”。这个600多平方米的小厂附近200米范围内,就有6家小服装企业。

  湖北奥瑟夫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焱说,公司每年订单有近半分包给回归就业、创业的潜江裁缝,“他们有手艺,质量能保证,我们的经营不再是过去订单、生产、销售等一条龙,分工更细了。”

  潜江热情拥抱回归游子。记者从该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了解到,该市已着手制定《潜江市纺织服装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去年7月,该市与武汉纺织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服装产业从“潜江裁缝”到“潜江服装”的跨越。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