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是我国的传统轻工产业,分为纺织业和服装业。纺织业是指把纤维原料最终加工成衣物等纺织成品的生产部门的总称;而服装业是指把纺织成品加工成衣物的生产部门的总和,从上下游的关系来看,纺织行业是服装制造业的上游行业。
纺织服装行业在2016年绝对收益率-8.69%,与A股整体基本一致,其中纺织制造版块绝对收益率-6.89%,好于服装零售版块的-9.94%。2017年服装零售:供应链整合提升效率,消费升级带来结构性机会消费未明显改善的大环境下,关注下面五大个方向:
第一是供应链整合,降低中间环节损耗,提升效率;
第二是消费升级,消费者更加追求品质、个性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其中,供应链整合方面,内部管理提升效率及对外提供第三方管理服务均有巨大发展空间。消费升级方面,首先婴童行业,二胎政策完全放开将推动新生儿数量大幅增长,行业有望持续景气;其次国内奢侈品消费完成周期性调整,轻奢最先受益;
第三个性化需求助推设计师品牌发展,而共创平台为设计师和消费者解决营销、交易等痛点,市场空间巨大;
第四海外品牌拓展中国市场给电商代运营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第五高速成长的跨境进口电商,税改新政有望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2017年纺织制造:继续关注贬值和棉价上涨,自1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贬值逾11%,贬值有望增加出口收入、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利好出口占比高的制造型企业。受供求关系逆转,国储棉抛储低于预期影响,16年国内棉价大幅上涨。
随着抛储推进,国储棉对市场的影响将变小,而棉花市场需求在中长期保持稳定,供给方面种植面积及产量趋势性萎缩,中长期棉价有望稳步增长,利好传统纺织龙头企业。
相关链接: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持续升温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目前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出口欧盟的纺织品只需要征收2%—3%的关税,而中国纺织品出口欧盟需要征收12%左右的关税。这些也都证实了陈苍松说的服装出口企业利润低的观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海外并购建厂无疑就成了一些企业的无奈之选。例如越南国内最大的纺织厂,其实就是由中国企业天虹纺织集团投资的。
据世界服装鞋帽网了解,仅2016年就出现了山东如意1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6.7亿元)收购法国轻奢服饰集团SMCP的控股股权、歌力思2.4亿元收购唐利国际65%的股权及歌力思3.7亿元控股法国时装品牌IRO三起涉及资本过亿元的投资、上海时装品牌维格娜丝又买下了中国消费者极为熟悉的韩国“小熊”TeenieWeenie等等。此外,女装品牌玛丝菲尔、朗姿股份,男装品牌利邦等也均落子于海外并购。
企业扎堆出海,关乎的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生存,而且是整个区域经济的健康性和产业的完整性。目前国内相对宽松的海外并购政策,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也使得国外的服装巨头意识到与中国企业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欧债危机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低价收购欧洲企业的契机。
在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看来,一些发达经济体及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在本轮大宗商品暴跌中严重衰退,当地股权、资产价格相对便宜,这是中企“走出去”并购的好机会。同时,当前各国传统产业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亟须转型,这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和资产“抄底”创造机会。